时间:2021-10-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文/柳建球

上世纪50年代,伍家岭地区还是半城半乡的状态,原属城郊荒野之地,有羊肠小道由伍家岭通黑石渡,周围地区为工业集中区。

年前,这里还是郊区福安乡的国庆大队和新河大队的地方。站在伍家岭上,除了大马路两边,只要离开大马路,便可看到大片的菜土。无论是南边的国庆大队和通往火车北站的京广铁路边,还是北边的陈家湖,也不管是东边的蒋家垅,还是西边的新河大队,都是大片菜土。我的同学王楚星和张范昌就住在新河大队的菜土中间,我的一些知青同学,一些老同事,他们家都混住在这一带的菜农中间。

中心地段:地方不大,只有几家店铺

相传明洪武年间,靳、毛、立、廖、杨五姓在此定居,故名伍家岭。说也奇怪,这一带是长沙老城的郊外,却有着许多带姓的地名,如:伍家岭、陈家湖、蒋家垅、唐家巷、毛家桥等,不知是不是过去长沙的家族聚居?还是同姓占地为王?但我知道伍家岭时,这里并没有什么靳、毛、立、廖、杨的大家族住在岭上。

那时候的伍家岭,岭上地方也不大,只有伍家岭酱园、照相馆和综合商店等几家店铺,算是这一片比较热闹的地方。位置大约在现在立交桥北斗星商厦前面桥下那一大块,也是伍家岭的中心地段。

当时,长沙自公私合营后,所有私营小店全合营为国营和集体店,为方便管理,便划片分区,在各居民区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生活物资供应片区。伍家岭当时属北门外一个供应片区,所以设立了米店、菜店、煤店、酱园、肉店、豆腐店、南货店、日杂店等,还专门设立了综合商店,以百货为主,兼营绸布、南货、文具、化工、五金、电器等,很多这样的店都称为综合商店。伍家岭综合商店就是这样的综合商店。

伍家岭酱园是那一大片工厂机关和居民的不可或缺的地方。每天一早除了肉店菜店,就是酱园和豆腐店生意好。可是,因为国营店从年起就不招工,只招集体工,所以,本是国营单位的伍家岭酱园便让给集体企业。原经理李汉爹调外湘春街新建酱园,其他国营职工分别调到本总店其他酱园。

再说伍家岭照相馆,却也是北门外这一大片的唯一存在。连新河片和石渡片都没有照相馆,离伍家岭照相馆最近的照相馆可能是蔡锷北路幼师附小旁边的东方照相馆,后改为敦煌照相馆。那时,就是全长沙市国营和集体的照相馆加起来不过十余家。伍家岭就有一家,可让城北这一大片居民幸福得很。因为那时能照一个相,可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上世纪80年代,伍家岭粮店在岭西通新河的岭口上,从新河岭下开设的绞盘机道正好在粮店旁边。我的知青战友余智为便住在伍家岭粮店后面的宿舍里,他当时是北区粮管处主任,统管全北区的所有粮店。我们经常到他家玩。后来省粮食局要在这里建宿舍,因为此时已是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正退出流通领域,粮食已不要计划了,所以余主任管理的粮店也纷纷改行。伍家岭粮店便只好建宿舍了,余主任为支持领导的决定,便搬家到稻谷仓13中宿舍暂住。

伍家岭往北:玻璃仪器厂、建湘瓷厂和油脂厂

伍家岭在年前也确实是一个高高的岭,四面是下坡。往北是一条下坡通新河南堤,沿路有长沙玻璃仪器厂、建湘瓷厂和长沙油脂厂。

建湘瓷厂生活区后面便是陈家湖的菜土和新河南堤的菜土。我的知青朋友彭正再家便是住在建湘瓷厂后面的陈家湖菜农户,后来建设陈家湖新村,他家拆迁时分了好几套房子。

紧贴着伍家岭西北角的是长沙玻璃仪器厂,那是一家专医院和科研单位生产医用、科学研究用的各种玻璃制品,是湖南和长沙少有的专门厂家。可是这家工厂规模不大,在后来的伍家岭扩建时,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和玻璃仪器厂相邻的是湖南建湘瓷厂的生产区,这个厂当时是长沙八大厂之一,生产的瓷器得过国家奖,行销世界许多国家,一度为长沙和湖南争光。

记得我在新河酱园当搬运时,经常为他们厂的食堂送货。湘瓷的食堂采购员姓唐,是个老资格采购员,为人精明厉害,他和各肉店菜店酱园豆腐店粮店等和有食堂有关的单位全都关系好,经常能买到比别的食堂更多的计划物资和紧俏商品,各单位采购员送他外号“唐钻子”。长沙把会钻营的人叫做钻绩,既有夸奖又有嘲讽的意思。

我初中毕业时,有个同学傅特敏考上了建湘瓷厂工业学校,后来分到建湘瓷厂工作,开始是做冷作工,我在新潭河酱园当搬运时,还到他们厂里玩过。他当时是六车间搞冷作的,还请我到他们食堂吃过饭。他后来通过努力,当上了厂里的销售科长,算得上是自学成才的人。

处于建湘瓷厂北边的长沙油脂厂,在那时非常重要,因为长沙市民吃的植物油有一大半是长沙油脂厂生产的。我的知青好友宋志华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曾是长沙油脂厂的副厂长,宋伯伯那时还是个30多岁的年富力强的干部,在生产管理上是一把好手。

油脂厂再往北便是新河南堤,再过去便是浏阳河了。新河南堤是那条长沙著名的新开河的一部分,只是新开河淤塞后,成了郊区菜农的菜土。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粮油计划供应的时代过去了,长沙油脂厂后来也改制了。建湘瓷厂的瓷器没销路,早已没有了当年获奖时的气势,几个厂也不见了踪影,被改革开放大潮淹没了。

伍家岭往北(年地图)

伍家岭南面:粮食一仓库、集贸市场和屠宰站

伍家岭南面是建湘北路(现在的芙蓉中路)。路西边是伍家岭菜店、肉店和豆腐店、煤店,还有几家小南杂店。这些店和岭上的百货店、酱园、照相馆、粮店等一起组成了伍家岭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片区,为伍家岭周围几万工人和居民保障后勤物资。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二妹从周南中学初中毕业,那时因为妈妈不同意我的大弟大妹下农村,几个弟妹想找工作均被居委会主任阻拦。于是,我父亲托熟人帮我二妹找了个在伍家岭菜店当营业员的临时工作。

那时我二妹还只17岁,她上班的第一天,当时还在农村当知青的我,刚好回长沙躲春荒,想起老实巴交的妹妹要和众多的牙尖嘴利的家庭主妇对垒,生怕她无法应付,便跑到伍家岭菜店去看她如何对付顾客。我看到青涩稚嫩的二妹,拿着盘子秤自如地给人称菜算账,一点也不怯场,不由大出一口长气。

后来我到新河酱园工作,伍家岭豆腐店是我们一个总店的,我常去那里拖油豆腐,同时也和菜店的人混熟了。他们还记得我妹妹在那里做临时工的事:那是个能干妹子,心灵手巧。

伍家岭建湘北路这边是桥梁纵横,高楼林立。原菜店和豆腐店位置已建成了华悦大酒店。柳建球摄于年。

从伍家岭向南,沿建湘北路一直是下坡,(那时没有芙蓉路)要到唐家巷口粮食一仓库的东门为止。粮食一仓库是长沙最大的粮库,里面设有打米厂,供应长沙大多数居民吃的口粮。因为从农村运来的粮食都是稻谷,要在这里打成米。长沙有三个粮食仓库,另外两个分别是书院路的粮食二仓库和中山西路的粮食三仓库。现在三个粮食仓库因处在城市中心,都已搬迁,地皮都建了新的高楼大厦。

从伍家岭下坡一直延伸到唐家巷的粮食一仓库,现在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建湘北路上也是汽车如流水。柳建球摄于年。

从芙蓉路向北拍摄粮食一仓库到伍家岭这段老建湘北路,变化之大,令人不敢相信。最高的那栋楼是华悦大酒店,酒店旁边是伍家岭立交桥。柳建球摄于年

伍家岭东南角是原长沙县生资公司的仓库,改革开放后长沙县生资公司就着地利建设了一家大商店,就是当时有名的泰阳商城。此时,伍家岭上的原商铺都拆了,建了立交桥,所以泰阳商城取代了原伍家岭百货商场的地位,成为伍家岭地区最大的综合商场,有几层楼营业。曾经红火一时,我都多次到这里买过洗衣机电视机。

后来,泰阳商城不见了。桥对面建有座北斗星商厦,因为被立交桥阻隔,生意一直不大好,现在也拆了。

年正在爆破的北斗星商厦

过了泰阳商城,建湘北路东边是国庆大队的入口,马路边是伍家岭宾馆和一些国营集体店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北门外的伍家岭地区这个伍家岭宾馆算是蛮有名的了。记得年我在香港定居的姑妈回长沙探亲时,便是住在伍家岭宾馆,里面设施比较豪华,在我印象中至少有三星级。

伍家岭宾馆后面是老铁路线和福安乡的国庆大队,国庆大队以东便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安置小区建湘新村。政府还在建湘新村建了小学,后来学校合并到伍家岭小学,学校的房子便卖给了当代商报,我后来在报社工作了十年,天天要走国庆新村和建湘新村进出。

这是伍家岭小学,位置在通程电器旁边。这个粉店的老板是聪明人。柳建球摄于年。

经过国庆新村的原京广铁路因北站搬迁,铁路被拆,地基被建成了一个大集贸市场,因而这片成了伍家岭最热闹的地方。除在铁路路基上建成的一个大蔬菜集贸市场,周围的居民楼的一楼全部开成了大小商店,只要你需要,这里什么都可以买得到。而且这里的小菜价钱比其他地方还要便宜一点。所以,周围陈家湖、陡岭、东风路立交桥周围及新河、唐家巷的居民都会跑到伍家岭国庆新村这个集贸市场来买菜。我在这里上班时,我爱人经常叫我顺路带点便宜菜回去。

年快过春节时,《当代商报》晚情副刊编辑部全体同志在伍家岭原建湘新村小学的报社大楼前合影。左一为作者。

伍家岭东南面原来是国庆大队的出口,这里原来有伍家岭宾馆等许多商铺,现在靠南边这里又建了建鸿达等大楼,办起了通程电器等大商铺。柳建球摄于年。

建湘新村西北面是沙湖桥,紧邻泰阳商城,这里有长沙肉食公司的沙湖桥牲猪购销屠宰站。长沙有几个大的牲猪屠宰场,除五里牌冷库屠宰场外,还有望城坡屠宰场,岳麓屠宰场、黑石铺冻肉厂等。主要负责长沙市区里的居民猪肉供应。京广老铁路线便从这里通过。后来长沙北站搬迁,这条铁路线便废弃了,原铁路路基改成了集贸市场,国庆大队也变成了国庆新村。年我曾短期在沙湖桥购销站工作了几个月,算是这里的一员了。

在改革开放前,我工作过的蔬菜公司和肉食公司都有财政补贴。蔬菜公司主要是补贴豆制品和萝卜。要不然一片香干三分钱,一小片豆腐一分钱,各酱园豆腐店不亏死?还有粉丝、豆豉和做酱油的原材料都是要补贴的,因为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就要保持物价稳定,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是不能乱涨的。肉食公司也是一样,肉价是不能动的,包括过年节平价供应的鱼、蛋,还包括腊肉,也是高价调入,平价销售。

所以,每年政府给予各公司的补贴可不在少数。我记得蔬菜公司最多每年补贴有四、五百万,肉食公司补贴每年最多时有六千多万。

我在沙湖桥购销站工作时,正逢天热淡季,国家规定的周围农村的牲猪交售计划不是按月定,而是按年定。夏天农村要搞双抢,加上也不是猪出栏的好时机,所以没有什么农民来交售牲猪,政府只好用上大垅冷库、五里牌冷库和黑石铺冷库的冻猪肉应市。过了夏季,就到了我们站宰杀旺季,每天我们站要宰杀多头猪。其他站点也和我们站一样,每天全市要供应鲜猪肉多头,当然还有部分冻肉。

从年以来,各类人们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是比较稳定的,肉价第一次大幅度上涨是年。那时的肉价大约是1.45元一斤,突然涨到3元多,引起其他食品跟着大涨。那年我们还搞了工资套改,我本来是月工资元,一下子涨到元,算是跟上了肉价。

伍家岭南面(年地图)

伍家岭向东:陡岭、浏阳河路一带多工厂

伍家岭向东,也是一个大下坡,过了京广铁路一直要上坡到陡岭。当时这条路叫伍黑路,还叫过浏阳河路,从伍家岭通黑石渡。路南是建湘新村,路北面是蒋家垅大队。

我在酱园的同事李炳桂家就是蒋家垅的,后来他那里菜土被征收,他便招工到我们单位。他是个能干人,有一手好木匠活,年时,他帮我做了一房家具,因为我要结婚,自己费好大功夫收集了一些木材,便到蒋家垅他家请他出山做木工。现在过去四十多年了,他做的几张木凳我还留着在用。

那时还没有四方坪立交桥,要过浏阳河得走黑石渡和洪山庙桥。从伍家岭往东过蒋家垅,过了陡岭又是一个大下坡,过去便是长沙消防器材厂、北区织布厂、长沙石油厂。

国防科大那时没有对伍黑路开门,后来才有个后门,就是现在大门的位置。上世纪90年代还在后门边开了个招待所。我一个朋友曾经在国防科大的招待所租了几间房和食堂,办起快餐公司。

再过去是长沙18中,走德雅路过湖南制药厂到黑石渡。而通洪山庙的那条简易路有湖南日用化工厂、长沙热水瓶厂、长沙搪瓷厂、长沙毛巾厂等大小工厂。

伍家岭向东(年地图)

伍家岭西面,新河搬运工人必走之道

伍家岭西面是我最熟悉的新河大队。这里也是一个大下坡,一直下到动力机厂。我的初中同学刘桂云在动力厂上班,分了一间宿舍结婚,真的是一间,但有厨房厕所,走廊是公共通用大走廊。他老婆生毛毛,岳母来照顾,他只好到同厂的父亲家借宿。

再过去便是长沙茶厂和长沙空压机厂。我的同学周德培曾在空压机厂工作。空压机厂还穷些,一间房的宿舍都没有分,要结婚时,周同学只好用爱人厂里的单身宿舍做新房。

从新河到伍家岭这个坡当时许多搬运工人必走之道。从新河和沿江各码头拖来的货要过伍家岭送到城东,伍家岭这个大上坡可难倒了许多搬运工人,坡又长又陡,很多搬运工人都要在岭下请一个小鬼帮他们推上岭。一般是五分钱一次,我曾在这里推过几次。

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搬运公司在伍家岭最高处的伍家岭粮店前面设了个绞盘机站,帮助搬运工人拖车上坡,这才免了搬运工人拖上坡的困难。这时我已参加工作,在新河酱园当搬运。但当我想借光拖货用绞盘机上坡时,管绞盘机的师傅不准我借光。没办法,我只能自己拼命拖上坡。好在我拖的是三轮车,送货到伍家岭另一面坡下的建湘瓷厂等单位。

伍家岭西面(年地图)

今日伍家岭

年前的伍家岭只有一趟公交车,那就是9路车,终点站是现在的伍家岭南,当时是伍家岭菜店门口。现在有十几趟公交车经过伍家岭了。而且向南向北向东向西的都有,伍家岭公交站成了长沙最热闹的公交站之一,而且分成了伍家岭南和伍家岭北两个站。原伍家岭上的酱园、照相馆和百货商场的那个位置,现在成了立交桥下的公共场所,每天都有人在这里跳广场舞和打太极拳,还有唱歌和唱戏的,热闹得很。

伍家岭这个地方后来修了芙蓉路,建湘北路便没有了。可伍家岭便成了五路总口,地形复杂。第一次修了一座立交桥,可没有设计好,不好用,便又拆了重修,便成了现在这样美丽又繁杂的波隆立交桥,要不是公交车站还叫伍家岭,只怕现在的人们不会再知道这里曾经有个地名叫伍家岭了。

今日伍家岭柳建球摄

现在的人们走到伍家岭,会被那错综复杂的立交桥转晕脑壳,据说这是长沙立交桥中,设计得特别好和美丽的立交桥,好多摄影师会从天上地下各个角度拍摄这个立交桥,那真是美得令人心醉。

年前,我天天走伍家岭,当搬运工的我,每天要踩着沉重的三轮车在这里上坡下坡,每次都踩得汗流浃背。现在,哪里知道那四面陡坡,偏僻荒凉之地,会变成如今的地上飞虹,原先的建湘北路已变成芙蓉中路。

伍家岭的商铺格局早已改变,后来新开的商铺都集中到伍家岭南边这一块:芙蓉中路西有华悦大酒店、亿客隆名烟名酒店、荣壹堂参茸行、悦客人生商务酒店、悦来湘菜馆、贝壳酒店和深圳过来的大超市岁宝分店。芙蓉路东边有七日连锁酒店、老年用品商店、麦吉酒店、建鸿达大厦、通程电器、华创国际大厦等,把原伍家岭地区的繁华全都集中到这一片。

长沙的城市建设实在是令人赞叹,只是好多老街却因此消失,又令人惋惜。

END*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柳建球,编辑

明明,部分图源网络。添加城小忆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