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402153973420&wfr=spider&for=pc △浏阳小河乡,村民收获新谷经过网红景点叠水坝,浏阳河源头水清米好。组图/记者钱烨 △“玉针香”是典型的米中“高富帅”。 △小河乡村民把打谷机里的稻穗清理出来。 △如山水画的小河乡。 △今年出的新米尤其好吃。 人们对大米的情感是分裂的,一方面要求好口感,一方面讲究来自有名气的地域。其实大可不必纠结,能产出好口感的优质大米,即便地域没名气,它的环境也不会太差。 地理君在浏阳河源头——浏阳小河乡就偶遇了一款名叫“玉针香”的籼稻,无论颜值、口感都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金秋十月,“玉针香”的收割季节,正巧赶上第一批新米,天然米香扑鼻而来,熨帖到人心里。 浏阳河源头水浇灌出来的好米 作为双季稻晚稻品种,籼稻“玉针香”的优秀已经传播开去,湖南很多地方播种了“玉针香”。但是稻米的口感因地制宜,也因种稻人而异。 小溪河流域的“玉针香”稻米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它一面市就收获了众多好评,它到底有多好?先抛开“玉针香”本身的光环,只看生长环境就能探知之一二,它是喝浏阳河源头的水长大的。 种植在浏阳小河乡小溪流域的“玉针香”稻米,生长在山水画中。这片区域属于罗霄山脉腹地,重重叠叠的大山围出一个小盆地,小溪河及其支流从中缓缓流过。用无人机俯瞰,田畴交错,色彩斑斓。在小河乡叠水坝附近的小河滩边,白鹭翻飞,自然静谧,一片秘境。 “玉针香”适合生长在海拔米以下的轻稻瘟病区域。小溪河流域境内多丘陵、少平原,尤其在小河乡,平地平均海拔只有米,东、西、南三侧的大山平均海拔米至米,是“玉针香”生长的理想家园。 小溪河是“玉针香”的主要灌溉水源。这是发源于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七星岭湿地的小河,它是浏阳河的源头之一。这片水域清澈见底,水质绝佳,它还是长沙株树桥饮用水源保护区域,不会断流。它能保证“玉针香”不同时期的灌溉用水。小溪流经过张坊、小河乡、永和镇、高坪镇等,因为是水源地,该流域内没有任何工矿企业污染。加上这里的地下水为板页岩、花岗岩风化裂隙水,山泉水含硒量高,是绿色水稻生产灌溉的理想水源。“玉针香”生活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自然形象气质俱佳。 但好米除了高颜值,口感更重要。小溪河流域处在湘东低山丘陵区,这里的山区小气候适合“玉针香”口感的形成。该流域内,云雾和光照经常交替上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玉针香”能充分地吸收阳光雨露。而在“玉针香”成熟期,小溪河流域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稻米糖分的沉淀和风味物质转化。 小溪河沿线富养出来的“玉针香” 十月的小溪河沿线一片金黄,微风一吹,田垄里便翻起阵阵稻浪。在小河乡种植户卜桂林的“玉针香”种植基地,鸭群进进出出,钻进田间嬉戏,田埂上种的豆子也已经成熟,本以为这些都是为了最大化利用土地,没想到是他刻意为之,“‘玉针香’就要这么种的。” 卜桂林是当地种植“玉针香”的大户,他的小河乡大米厂也因加工“玉针香”小有名气。他个人在小河乡小溪河沿线流转了多亩田地种植“玉针香”,他的合作社也在小溪河流域种植了多亩“玉针香”。这连片的稻田周围,每隔一两百米就挂着白色、黄色的灯盏,他笑称这是稻谷的“蚊香”,两种颜色的灯盏都是灭虫灯和诱捕器。为了能种出更生态的“玉针香”稻米,他减少了农药喷洒,用上了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他管这些叫“绿色防控”。在他的种植基地,“玉针香”属于“富养”型,秧苗移栽到田间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意出现在这些稻田周边。 在移栽秧苗前后,稻田田埂和道路边就种上了大豆和玉米等作物,这些作物不仅能跟稻谷共成长,而且能为其分担病虫害风险。“玉针香”秧苗移栽15天后,这是卷叶虫等虫害初发期,为了杜绝虫害频发,卜桂林就在稻田周围放卷叶螟的天敌——赤眼蜂。赤眼蜂出马,这些初出茅庐的虫害再也不敢肆无忌惮,但为了保险起见,放赤眼蜂的同时,还会放一些诱捕剂,阻断这些虫害的繁殖。到了虫害频发期,黄、白色的灭虫灯登场,它们守护在田埂边上,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些灯盏每个月要更换灯芯,持续发力,尽可能保证虫害不破坏“玉针香”的生长。 到了水稻大量分蘖时,又要换一种方式来保护“玉针香”生长环境。这时是小鸭子们表现时刻,一般水稻分蘖,水田慢慢被秧苗填满,虫害的躲藏空间更多,小鸭子在稻田来回穿梭,不仅能吃掉一些害虫,还能将那些长出来的杂草除掉。“稻鸭共生”是为了减轻稻飞虱、纹枯病、杂草等,秧苗抽穗时就要把鸭子赶出来了。“卜桂林说,到秧苗抽穗赶鸭子出来时,小鸭子已经变成大鸭子了。但这时候离稻谷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虫害并不会就此罢休,他又想出放青蛙的法子,用自然界天敌制衡的丛林法则来保证”玉针香“成长无忧。 从播种到脱壳全是讲究 “玉针香”这个稻谷界的“高富帅”,在田里的生长期至少有天之久,从播种到脱壳全是讲究。 它是特别害怕稻瘟病的品种,所以在播撒种子前就要进行一系列的“预防”。“玉针香”是晚稻种,通常在湖南当一季稻和双季稻的晚稻种植,在小溪河流域也如此。每年端午节前后“玉针香”就要下种育秧,但在之前的两个月就得为它备好适合的秧田。要想种好“玉针香”,秧田环节就要十分细致,这是秧苗健康与否的关键。为了防止秧苗自带病毒,秧田在翻耕时要先消毒,再用绿肥翻耕,翻耕后再用水浸泡至少10天,才可以进行第二次翻耕。如此反复,为的是保证秧田清洁有肥力。翻耕环节完成,还要手动耙田2次,确保秧田平整。 栽培“玉针香”的讲究很多,光下种环节就能让人迎难而退。种子撒入秧田时,需要晒种、冷热水交换浸种,甚至还要生石灰水消毒。这些繁复的环节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完成。晒种前要选择有太阳天气,将种子摊薄匀晒6至8小时,再放入冷水中浸泡18至20小时。冷水中泡过的种子用竹篾箕沥水,放入高于皮肤温度的温水中浸泡几分钟,再沥出放入温度稍高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放入调制好的生石灰水中浸泡72小时。这样做,为了更好地灭杀稻瘟病,保证“玉针香”顺利长成。要想收成更好,“玉针香”秧苗在田里最多待一个月,必须在7月中下旬移栽稻田,这样才能确保它在两个月后的抽穗、齐穗期安全避开高温或者突然降温天气。 在小河乡小溪河流域,“玉针香”从秧苗到成熟至少要天,移栽稻田后,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它在稻谷界属于高杆瘦杆型,稻杆能长到厘米,到了稻穗灌浆成熟期,沉甸甸的稻粒压下来,再加之风雨来袭,它最容易倒杆,若是这个环节没把控好,有时候颗粒难收。“‘玉针香’的杆子很软很细,容易倒伏,以我种植它十多年的经验来看,施肥很重要,尽量避免化肥,用有机肥,这样它的杆子更壮实。”卜桂林说今年天气不错,“玉针香”倒伏少,产量比往年要好很多。 收割后的“玉针香”晾晒也跟其他稻谷有别,它稻粒细长,稻壳极薄,晾晒时必须用竹垫子摊厚晒。这样精细晾晒才能保证它不断裂。“‘玉针香’脱壳也很考验人,以前的老式碾米机,别的稻谷可以用正常速度脱壳,”玉针香“不行,它需要调慢,慢慢打磨才能出完整的米粒。”为了保证“玉针香”的出米率,卜桂林的大米厂又重新升级了适合它的最先进设备,他说这下碾“玉针香”时长米粒就不会断裂了。 蒸煮“玉针香”,木甑是绝配 要打磨出“玉针香”的脾性,得到最佳口感,非木甑不可。小河乡人就摸透了它的性子,在蒸煮米饭时除了锅中煮,还用上木甑,充分释放“玉针香”天性。 玉针香脱壳后,会吃的小河乡人早早就将木甑泡在水里。这种杉木制作的木甑,需要在水中浸泡一天,将那些裂开的缝隙泡到严丝合缝,再用开水烫煮一遍,脱掉杉木本身的气味才能用来蒸饭。刚碾的新米修长,白得发亮,轻轻一吹油亮的表面就展露无遗,这种米无需淘洗多遍。小河乡人深谙其道,他们用特制的竹沥箕装米,放在山泉水下冲洗一遍就行,这样只需冲掉大米表面的灰尘,牢牢锁住米香。 准备工作完成,到了最关键的环节--蒸煮。要煮出一锅无需下饭菜都能吃的“玉针香”米饭,需要足够的耐心。柴火灶的锅里加山泉水烧开,放入淘洗的大米不停搅拌,直到清水变成米汤色,铲子推动时有黏稠的阻力时,继续用铲子将半生半熟的米饭连同米汤放入沥箕。这样稍作冷却,米粒更能展现Q弹的嚼劲。最后环节是上木甑,将半生半熟的米饭加入木甑,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做饭经验,沥箕里的米必须用筷子轻轻拨向木甑,让其自由散落,这样进入木甑的大米蒸出来的米饭更松软。半熟的米饭堆入木甑,还需用筷子将露出来的部分继续拨松散,然后在中间戳出一个圆柱形的洞,这样甑更容易上汽,米饭也更容易均匀熟透。切记不要立马盖盖子,一定要米粒上出现蒸汽才可以盖盖,这样才能蒸熟它。 “玉针香”的脾性在锅和甑的转换间慢慢打磨,最后变得柔软弹糯。在木甑里蒸15分钟后,掀开盖子那一刻,整个厨房都能被这米香包围。一锅“玉针香”米饭的自我修养当然不止米香,它蒸出来颗粒分明,每粒米饭都有油亮光泽,用木勺子轻轻一舀,黏糯却不藕断丝连。直接吃光米饭口感更好,它微甜软糯,绵软弹牙,让人欲罢不能。当地人除了吃光米饭,还会别出心裁地在蒸饭时,放上一碗青皮豆跟米饭一起蒸熟,这样米香浸透在青皮豆里,青皮豆的翠绿又衬托着米饭的洁白,两者相得益彰。 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通讯员郭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