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乡新河村的新河知墨画室内,文艺家们正在开展采风活动。熊剑摄 为更好地推介浏阳乡村振兴工作,动员文艺界力量积极参与,展示美丽乡村,重温美丽乡愁,5月27日,由市乡村振兴局、市文联共同开展的“大美浏阳觅见乡愁”浏阳市文艺界助推乡村振兴采风创作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当天,来自市作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市音乐家协会、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市戏曲协会、市书法协会、市楹联协会的50余名文艺家们走进小河乡、张坊镇、古港镇等地,感受山乡巨变。活动结束后,采风团也将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展示乡村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发展成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实习生李文君 感受山乡之变 有人说,乡愁,是村头郁郁葱葱的老树;也有人说,乡愁,是故乡河里那枚弯弯的月亮。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指引下,浏阳农村面貌一新,欣欣向荣。文艺家们走进的第一站——小河乡新河村,便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村子。在这里,最先吸引众人目光的,便是“云上的小店”。 年,全国首档乡村振兴电视节目《云上的小店》在新河村拍摄,向全国推介小河乡好物产、好人文、好故事。节目播出后收视突破6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小店打卡,也真正带动了“乡间”经济的发展。为持续推动名气引人气、热点成卖点、流量变销量,市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实践站在此正式挂牌成立,又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采风作品《乡愁》。周国良摄 “乡村振兴为文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反映乡村振兴的时代风貌,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市作家协会主席潘文自小在小河乡长大,再次回到故乡,她表示,会好好采集这些素材,把理论变成故事,用故事承载思想,用思想激发情怀,“文艺工作者要为乡村振兴鼓与呼,要为乡村振兴讴歌,更要为乡村振兴留下浓墨的一笔。” 而与“云上的小店”一墙之隔的新河知墨画室则是古色古香,画室外院落墙壁饰以山水国画,清新雅致,是中国农民画研究会挂牌文明实践点。进入画室,20余名当地农民画师在此挥毫绘画,技艺娴熟精湛,画作精美。 “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对于我们农民而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詹秋明是画室里资历较深的老画师,其参与创作的小河乡十米长卷还曾登上过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扶贫·我们的故事》节目。面对镜头,詹秋明落落大方地回答着采风团的各种问题,手中的笔却不曾停歇。 采风作品《风景》。陈伏明摄 “画室现共有五十余名画师,年收入达万元以上。农民画师分工负责画山水,画人物及上色等不同工序,获得—元的月收入。”听完画室负责人吴宗润的介绍,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申和平对此赞叹不已,他表示,这种忙时种田、闲时画画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成为了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更促进了乡村美育教育的发展。 “鱼鳞坝”“叠水坝”、千年罗汉松公园、星河天文台、木活字印刷非遗体验馆、红十八军组建地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而与新河村毗邻的小河乡田心村,以“红色+绿色+古色”进一步延伸了小河旅游产业链条的发展。据田心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0万人次前来小河观光体验,带动餐饮、民宿业等迅速发展,促进地方增收万元以上。 田心村的美景,不止吸引了游客,也让参加采风活动的文艺家们流连忘返。“鱼鳞坝”旁、天文台下,他们用镜头、文字等方式,记录、感受着山乡之变。 见证振兴之路 连线成片,移步换景。午饭后,采风团成员来到了张坊镇田溪村,这里曾经是浏阳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子,而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纪煌手握着话筒,将村里的情况娓娓道来。 “去年一年,田溪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配套收入达余万元,获得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田溪村是如何成功走出一条“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特色发展之路的?李纪煌表示,他们有三个“法宝”—— 一是发展众筹模式。村级成立了湖南省西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村委会+公司+农户”的模式,吸纳余户村民以现金或土地山林流转租金入股,打造了西溪磐石大峡谷景区;二是促进全民增收。通过产业帮扶,全村共有户脱贫户发展小水果、蔬菜、优质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等项目,“田螺溪”大米、“老臣味”盐旱茶畅销省内外,年销售额超过万元,带动发展民宿70余家、农庄10余家;三是打造连片屋场。年,田溪村以磐石大峡谷景区为核心,因地制宜打造了田溪、中心、大桥等9个美丽宜居村庄。 离开步步皆景的田溪村,采风团最后一站来到了古港镇梅田湖村。 这个人口不足0人的明星村,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基层治理示范村、省级特色精品乡村、省美丽乡村精品村、省特色小村庄、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沙市文明村等诸多荣誉。年,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接待学生8.6万人次,41户入股农户现金分红万元,还带动多户农户从事特色农产品销售、单车租赁、餐饮住宿等,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增收。 梅田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峰拥有丰富的乡村治理经验、独特的乡村发展理念和运营思维。他表示,梅田湖村目前正动员党员群众连片打造梅田湖美丽宜居村庄集群,充分释放“美学经济”活力,吸引“人气”“财气”向乡村集聚,让美丽屋场成为“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走进浏阳的农村,就会被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的动人事迹和美好景象所感动。看也看不足,拍也拍不够。”罗豪正与黄绍红都是市摄影家协会的优秀摄影家,一天采风下来,两人都表示,浏阳的乡村振兴成果让他们振奋不已,“快门按个不停,相机都快拍得没电了。” “此行的美景激活了作家的文字、音乐家的音符,装满了画家的速写本和摄影家的相机内存。”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赵理表示,此次采风行程虽然紧凑,但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浏阳大地农村美丽、农业兴旺、农民富庶、生活幸福的动人景象。接下来,市文联将组织文艺家们把采风获得的大量素材变成文艺作品,展示美丽乡村,重温美丽乡愁,为向外推介浏阳的乡村振兴工作而努力。 来源:浏阳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