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友给环卫工人送上慰问物资。图片来源:受访者 “还缺元是吗?我来补!”11月16日,得知浏阳市龙伏镇龙伏村的一名脱贫户申请了安居工程,但由于工价及建材涨价,建设资金还存在缺口,张尚友二话不说,拿出元交给了龙伏村工作人员。 在龙伏镇,提起张尚友,大家都会竖起拇指——他是湖南德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德旺公司”)董事长,年,他在企业设立了“扶贫车间”,专门安置贫困户就业;他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子、捐资修路修桥……21年来,累计捐赠物资及现金余万元。 有人觉得他这是在作秀,他却说:“我还会继续‘秀’下去,‘秀’一辈子!” 回乡办企业带动家乡发展 帮助乡亲共奔富路 今年50岁的张尚友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坦言,“我也是苦过来的穷孩子。” “卖过冰棍、摆过地摊。”对于年轻时的那段经历,张尚友仍记忆犹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十几岁就开始尝试创业,后来在长沙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直致力于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年,张尚友在长沙高桥大市场创办的“鼎顶湘滋味”贸易商行生意日渐兴隆,萌生了建生产工厂的想法。 原本想在星沙落户的张尚友听说了龙伏正在发展工业集中区,便决定在龙伏工业集中区投资建立主营酒店预制菜、特色菜研制的德旺公司,“自己的经济条件好了,也想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带动家乡的发展。”年,德旺公司投产,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很快就带来了效益——原材料都优先从当地收购,并与当地农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订购,和公司合作的农户基本上不用愁农产品销路。 为了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年,张尚友在公司设立了长沙市首个“精准扶贫车间”,通过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根据自身情况,他们可以到扶贫车间工作,也可以选择发展种植业,我们会优先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张尚友介绍,年以来,车间共吸纳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发放工资余万元。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我还一直在车间上班。”依托精准扶贫车间,村民邓桂珍一家脱了贫,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她十分珍惜,“在这里工作方便,收入也不错。我负责食品包装,一个月工资有四五千元呢!” 德旺公司相关负责人傅鑫介绍,实现脱贫后,该车间的部分脱贫户选择回家种植蔬菜,由公司免费提供种子,再统一收购。公司需要人手的时候,也会优先给脱贫户提供工作岗位。如今这个车间仍有30多名员工,截至目前,今年共发放了60余万元工资。 关心关爱困难群众 把公益事业当成终身事业 除了反哺家乡,多年来,张尚友还特别关心困难群体。 “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起伞。”张尚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逢年过节,他会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从最初自己一家人慰问到现在带领公司员工一起参与;连续多年每年走访30余户困难户,每户资助元;得知有学子家庭困难,他二话不说出资捐助,先后资助近30名学生;当地乡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他出资完善教学设施,并数次出资支持镇上修桥修路;过年时,张尚友还会邀请环卫工人吃团年饭,一坚持就是13年…… 在张尚友的办公室里,墙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慈心为人,善举济世”几个大字,落款是武汉市慈善总会。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上下每一个人的心,张尚友也不例外。这两年,他先后向武汉、张家界等地捐赠价值80多万元的生活物资及防疫物资。年浏阳、宁乡发生洪涝灾害时,他还为受灾群众捐赠物资及现金12万元。 “他做好事从不求回报,真正做到了‘发家致富,惠及乡梓’。”龙伏村党总支委员贺坤池和张尚友相识多年,张尚友这些年做的好事他都看在了眼里,“他做的好事一箩筐,说也说不完。今年9月,他还和龙伏村共同创立‘乡村振兴人才奖学金’,给全村12名大学新生发放1.6万元奖学金。” “无论是作为一名企业家还是个人,我都会承担起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把公益当成我的终身事业。”张尚友说。 热心助人好家风不断传承 谈及走上公益这条路的原因,张尚友表示,他是农村苦过来的穷孩子,在创业的过程中更是经历了许多波折,所以在有能力的时候,希望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1年来,张尚友在慈善事业上累计捐资捐物余万元。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他也曾受到过质疑,甚至有人说他是在作秀。“如果别人认为这是一场‘秀’,那我会‘秀’一辈子,我还要让我的孩子接着‘秀’。而且我希望不光是我‘秀’,还有更多爱心企业参与进来。” 张尚友的妻子焦建清不仅支持丈夫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一名公益达人。她积极帮扶镇上的特困家庭、关爱孤寡老人、创立德旺基金会……无论工作还是公益,夫妇两人都是携手同行。 如今,张尚友的孩子也传承了热心助人的好家风。耳濡目染下,他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热衷参加公益活动,就连摆摊卖东西挣的钱都会全部捐出去,“大儿子在长沙读书的时候,经常和乐队在公园、街头、火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义演,有次挣了一千多元,第二天就送到福利院去了。”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吴菲编辑校对:渊仔 二审:张丽祯 三审:章京辉 稿源推荐:长沙市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