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城浏阳 今日快速迈入“大城时代” 老浏阳是什么样子?解放以前,浏阳城只有十几条狭窄的街巷,居民住宅拥挤,无供水、供电及排污设施,“一个早晨能转几个圈。”70年来,浏阳城在《浏阳河》的歌声中长大,在浏阳花炮的映照下蜕变。对比新中国成立后的几版城市规划图,浏阳城真的长大了,从一座小山城迈入“大城时代”。年,西北环线竣工通车,浏阳主城区面积扩大一倍。资料图片 交通优先 城区面积70年扩展多倍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路网的建设带动并见证了浏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今年82岁的贝秉怡在浏阳城生活了一辈子。在他的印象中,70年前的浏阳县城很小,“一个早晨能转几个圈。”《浏阳县志》记载,浏阳县城从如今的人民路东城口起,经圭斋路到北城口,再沿嗣同路到西城口,绕才常路至南门口,然后经达峰路与东城口相交,城内面积大约0.3平方公里。年,浏阳解放以后,浏阳一方面恢复工农业生产,一方面恢复商贸经营。圭斋路、嗣同路、才常路、达峰路、解放路、劳动路、人民路……一条条蕴含浏阳文化和时代特色的道路发展成街道,城市的肌体慢慢生长开来。截至年,城区总用地扩大到3平方公里。历史的时针拨至年。花炮大道建成通车,不仅起到了分流城市交通的作用,也带动了道路两厢的发展。直至今日,很多浏阳人依然把花炮大道唤做“环线”。花炮大道资料图片年,经过提质改造,花炮大道变为了更加宽敞亮丽的城市景观大道。如今,在花炮大道东侧,曾经的百宜粮仓矗立起一片商业新街:太悦城·中环金街、创意城市广场·大润发、天虹商业广场等成为浏阳人周末首选的打卡地。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直是城区交通瓶颈的北岭成功降坡。紧接着,城市东进的第一条主干道——浏阳大道开建。随后,体育运动中心、将军广场、民俗文化步行街相继落成,花炮大道以东的片区雏形初显。年9月25日,全长9.26公里、总投资9.4亿元的浏阳城市快速道路——西北环线竣工通车,将浏阳主城区面积扩大一倍,也让千年古县浏阳从“城在山中”变成“山在城中”,城区面积扩展至50平方公里。道吾山路年的最后一天,浏阳对接西北环线的城区主干道——道吾山路正式通车。全长米,路宽60米,主道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的道吾山路,西至浏阳西北环线,东至浏阳大道。从近期看,这是道吾片区发展的“脊骨”;从远期看,这里是浏阳连通长沙的“主动脉”。年,《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获得湖南省政府批准,并正式对外公布。“相对于年的规划,《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都实现了成倍增长,这意味着浏阳将迈入中等城市行列,至年浏阳中心城区人口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5平方公里。”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民生为本城区配套不断完善解放之前的浏阳,道路狭窄逼仄,居民住宅拥挤,房屋均系土木、砖木结构,以平房为主。《浏阳县志》记载:年,城区有常住人口人。县城基本没有供水、供电及排污设施。贝秉怡回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用水都是到浏阳河中挑水,他也曾承包了两户人家的挑水业务,赚点工钱。 直至年,浏阳城区才有了近期和远期建设规划设计。市政府筹措城市维修经费,用于兴建供水设施、开辟新街、维修旧街道、改造下水道等。 今年9月20日,位于集里街道的海泡石路开始摊铺沥青。浏阳城建集团现场代表徐本明介绍,现在修路都会把供水供电设施、排水排污管网提前弄好,为两厢后续开发和市民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 基础设施的完善体现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上,城市综合配套则反映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道吾新城随着道吾山路的全线拉通逐渐成形。在这个片区,道吾学校年开学迎新;三馆合建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落成指日可待…… 年12月17日彭红霞摄 70年印记15年间浏阳城区设立20个社区 年12月18日,复兴南路69号,淮川街道翠园社区居委会正式揭牌。这是浏阳城区自年组建社区居委会以来的第20个社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基层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年,浏阳城区第一个社区——淮川街道朝阳社区挂牌成立。朝阳社区位于浏阳河畔,东以天马大桥为界,南至浏阳河中路,西接新文路步行街,北至圭斋东路,辖区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随后,浏阳城区其他社区相继成立,并逐渐规范管理。年,浏阳还被湖南省设为“社区建设示范点”。浏阳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的组建、拓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改革的需要,也是为民服务理念不断成熟的表现。根据湖南省、长沙市相关文件精神,新增社区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县市城市社区按常住人口不少于户或人,二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面积应达到平方米,三是新建社区要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室外活动场所。来源浏阳日报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长了白癜风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