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张锡良、谭仲池、彭见明何开鑫、鄢福初、姜寿田、吕金光汪永江、田绍登、陈文明、陈阳静11位重量级导师齐聚浏阳做了一件具有开创性的事!7月25日,由长沙市文联、浏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浏阳市文联主办,浏阳书法院承办的“振本溯源——年度浏阳市大学生书法人才培优工程”在浏阳书法院启动。汪永江教授讲授《书法章法形式原理》《技法训练》,张锡良、田绍登教授讲授《书法漫谈》,姜寿田教授讲授《书法史论题》……此次前来授课的11位导师皆为艺术界的重量级人物,他们或为国展、兰亭奖评委,或为中国书协领导等,为书法推广和书法教育提供有益探索。 彭红霞摄 此次大学生书法人才培优工程为公益性质,是浏阳市打造书法特色教育“三年行动”七个子活动中的重头活动。80后书法博士 牵头策划书法公益活动 “写字不能一味地埋头苦练,应当跳出自己固定的圈子接受多元的审美,避免井底之蛙式的视角。这次活动是非常难得的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无论在技法上还是理论上,都会给我们一次全新的体验……”7月25日,在开班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唐前程语气有些激动。唐前程是西安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大一学生,她表示这次学习将会是“人生中永难忘记的一段经历”。 今年20岁的唐前程,自小便喜欢书法,到了高中阶段便真正钻了进去。写得一手好字的她,在高考结束后选择了书法作为自己的专业。入了大学后,除了固定的专业课外,唐前程一直希望能得到更多名师的指点。而这个暑假,由浏阳“80后”书法博士陈阳静牵头策划的“振本溯源——年度浏阳市大学生书法人才培优工程”,实实在在地让她圆了梦。 “在湖南来说,浏阳的书法创作来势非常好:目前共有国家级书协会员14人,省级书法家协会会员45人,书法特色学校10所,书法院1所,在全国高校就读的书法专业学生有50余人,其中包括多名在读的书法研究生。”说起牵头策划这个公益活动的初衷,作为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的陈阳静表示并非一时兴起—— 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浏阳考入书法专业的人只能以个位数计算,而现在有50余人了。在以前,一个刚刚入门的人要想得到书法界大家的指点是件特别难的事。而近年来,与自己交流书法的朋友及书法专业的学生都很多。能不能为浏阳的书法发展做点什么,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中。 “尤其是这些书法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将来是浏阳书法创作中一支强劲的后备力量。我的职业正好是高校书法老师,接触的大家与名家相对而言也多一些。如果能够将他们请到浏阳来集中授课,哪怕让孩子们开开眼界都是好的。”恰逢暑假,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为此,陈阳静将这个想法与浏阳书法院相关负责人一交流,大家都兴奋不已,并迅速成立了一个活动筹备小组。 “不仅仅是大学生书法人才培优工程,还要将书法教师、书法进校园,甚至是中小学生书法人才的培养都容纳进去。”灵感在碰撞中产生了火花,随着想法的不断成熟,最终一个由浏阳市文联、浏阳市教育局、浏阳书法院共同推出的打造书法特色教育“三年行动”的方案出炉了。而这个“三年行动”,涵盖了大学生书法人才培优工程、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育工程、书法艺术进校园全覆盖、打造10所浏阳市书法特色学校、工会书法夜校、书法精英作品展及中小学书法文化艺术节等七个子活动。 “这样做会让浏阳的书法人才培养起点更高、覆盖面更广,哪怕是我自己掏腰包也要做。”陈阳静的决心得到了同仁们的大力支持,除了帮忙协调组织外,浏阳书法院更是无偿贡献了场地,还做了大量的后勤接待工作。除了浏阳各级部门的肯定,得知消息的省市领导更是给予了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