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世界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 ——隆平水稻博物馆 正式开馆啦! 世界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正式开馆,免费对市民开放。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志伟摄9月27日上午,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畔东岸,以“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为宗旨的隆平水稻博物馆正式开馆。开馆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并致辞。 隆平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位于芙蓉区浏阳河东岸,用地30亩,由芙蓉区人民政府全额投资建设。博物馆主体建筑俯瞰为6粒金黄的稻谷,寓意华夏大地五谷丰登;平视为五瓣盛开的芙蓉花,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陈近平方米,主要分为陈列区、库藏区、公共服务区、技术与行政管理空间等5个不同的功能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现场出席开馆仪式。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余劭劼摄 该博物馆兼具人文馆、历史馆、科普馆特点,观众不仅能看到五六千年前的炭化稻谷、早期稻作农具,还能了解杂交水稻的发展和先进水稻科技。展出内容3大常设展厅 隆平水稻博物馆以水稻为主题,举办了三大基本陈列:《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 《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 《梦想成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 余件文物展品 琳琅满目的实物展,石斧、石犁、铜斧、曲辕犁等农业器械一秒唤醒久违的农耕记忆,逼真的农耕场景,更是野趣十足。 陈设在展厅中央的曲辕犁是极具代表性的农耕用具之一。 展厅一侧多个形态各异、花色不同的米升更是别有新意。观众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各个朝代米升的形态,而这些形态更是显示出当时的家风和社会环境。 百余个多媒体设备将度全方位呈现水稻 在展厅里,观众不仅能看到野生稻模型、距今五六千年的炭化稻谷、早期稻作农具,还能体验环幕影院、幻影成景、°全息投影等高科技多媒体技术融合带来的视觉震撼。从一粒稻米生长的故事,深读中华民族不懈开拓、垦殖、成长和进步的史诗。综合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影像和蜡像场景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展示了杂交水稻的产生、发展和影响,以及中华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和水稻科技。▲环幕影院实景图 ▲真人秀全息成像效果实景图 ▲逼真的场景还原勾起人们心中温暖的农耕记忆。 打卡攻略开放时间:每周三至周日(周一、周二闭馆) 上午09:00—12:00下午12:00—17:00中午不休息,16:00停止入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