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潘思荣 11月30日上午 医院血透中心 发生了一件十分让人感动的事情 ......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上午,血透室响起了生日歌 血透中心的医护们围站在邱元华的病床前 共同庆祝她的45岁生日 “原本我以为我的生命在20年前就会结束,是你们给了我活下来的希望和勇气,谢谢你们记得我的生日,也谢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刚刚做完血液透析的邱元华 捧着医务人员送给她的鲜花和蛋糕 感动地掉下泪来 这一感动的故事 还得从20年前讲起 20年前欲放弃治疗在医护人员劝说下树立信心年3月,邱元华因反复出现乏力、全身水肿等症状,医院肾内科。一系列检查后,邱元华拿到了诊断书,她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这个消息对于当时年仅25岁的邱元华仿佛晴天霹雳,让她难以接受。 患上尿毒症后,要想让生命延续只有两个选择: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但肾源难寻,血液透析耗时长、经济费用高,这两条治疗之路对患者来说都很艰难。 “我不想治疗了,我不想拖累丈夫和孩子。”得知自己的病情后,邱元华不知该如何面对,疾病带给她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病痛,更让她陷入了绝望的情绪。 “你还年轻,只要透析情况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们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帮助你,尽可能缓解你家庭的负担,不要放弃希望好吗?”看到邱元华每天以泪洗面,她当时的主治医生王龙湘和医护人员天天去病床前安慰她,陪她谈心。经过科室医护人员们一轮又一轮地劝说,邱元华慢慢接受了自己的病情,决定配合医生治疗。 “如果不是医生护士们天天劝我,我早就放弃了。”现在再说起自己的病情,邱元华还能打趣几句。“医院也有固定‘上班’时间,每周一、三、五,早上4:30起床,中午12点结束,从没迟到缺席。”她告诉记者,因为尿毒症患者必须每周做血液透析,因此,医院已经成为她20年来固定不变的“工作”。 特写 病床上的特殊的生日 11月30日上午,邱元华照例早早来血透室“报道”,她不知道的是,一场为她准备的惊喜马上就要上演。 做完血液透析后,邱元华正躺在床上休息,这时,血透中心主任王龙湘和科室的医生护士们一起手捧鲜花和蛋糕走向邱元华,还唱起了生日歌。“你们有心了,真的很感谢你们。”邱元华眼中噙着泪水,因为她从未告诉过医生们她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更没有想到,他们会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自己过一个生日。 “20年了,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王龙湘对邱元华说,大家都记得20年前她来看病时无助的样子,20年来医护人员陪着邱元华走过了漫长的治疗过程,医护人员和邱元华之间的感情早就像亲人一般。 邱元华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这个特殊的生日让她想起了这20年间的点点滴滴。 “20年前,大家鼓励我要有信心,说会陪我一起走过困难,这20年来大家都真的把鼓励我的话变成了实际行动。”邱元华说,20年间,因为家人没时间陪护,每次都是医护人员为她送饭、端水,下班了仍留在病房陪她聊天,指导注意事项;出院后,医护人员定期的家访和电话回访,从未间歇;出现危重病情时,一个电话,医护人员总能在最快的时间赶到她的家中…… “你继续加油,保持好心态,下一个20年,我们再陪你过生日。”在病床前,医护人员们和邱元华定下了新的20年约定。 更多背后的温情故事请见明日浏阳日报 来源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编辑陈乔安 审核陈江高雨 为她们新的20年约定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