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来源:浏阳融媒 9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的决定》。《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模范人物。为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投身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决定,授予于载畿等75名同志、追授邓铁涛等5名同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希望被授予称号的同志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不断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医院主任医师江林获评“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以下是《湘声报》年3月的报道(记者:寻晓燕): 江林:第五、六届浏阳市政协委员,医院名誉院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氏正骨术”第三代传承人,曾入选“中国好人榜”、获评“感动湖南十佳人物”。 湘声报记者闫利鹏/摄 一手抓住病人的肩膀,一手捏着骨折部位复位,过程不到一分钟,随后用杉树皮帮患者进行固定和包扎。 这是江林对一名肩胛骨骨折病人正骨治疗的现场,整个过程不用手术。患者通过敷药和服药,在两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复位即可治愈。 浏阳市社港镇,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5万的湘东小镇,因为这位深耕中医正骨术的乡村大医而声名远扬。 “幼时随父学医,他把仁义当作一门基础课教授给了我。”回首50年从医路,江林初心依旧。 妙手仁心声名远播 在社港镇的主干道上,一幢12层的骨伤科大楼映入眼帘。 医院的家属区,出家门口不到20米,就是门诊大楼,每天早上4:30出门,医院的病房查房,6:20召集医生开早会,根据住院病人的情况,对医院一天的骨科手术进行统筹安排——这是江林坚持了近20年的日常。 天刚蒙蒙亮,医院的门诊大厅已经熙熙攘攘。二楼江林的诊室门口,也早已排起了长队。 7:30开始坐诊,除了一台X光阅片灯,江林最喜欢就是打开窗,借助自然光为这些病人“望闻问切”。 一位来自汨罗农村的14岁男孩前来复诊。1年前,因左桡骨骨折,男孩在外院治疗,半年后发现左前臂弯曲变形,前臂旋转功能及腕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一个月前,男孩的家人带着他前来求诊。入院后,江林先对其折骨及皮肤牵引,4天后行左桡骨骨折畸形愈合闭合复位手法,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这次复诊后,江林微笑地告诉患者一家,孩子的肘腕关节可以正常活动了。这一家人不断地致谢。 “能回家休养的,绝不安排住院;能手法闭合复位治疗的,绝不开放手术治疗;能用一般内固定的,绝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医院定下的3条铁律。在门诊部,绝大部分骨折病人通过手法复位后,当天便可带药回家治疗,无需住院。 数据显示,医院一年的门诊量数十万人,按照这个业务量,本可达到更高的营收,但因门诊收住院率在10%以内,手术率仅8%以下,很多患者往往花费不到千元就能治愈骨伤,所以多年来营业总收入并没有大幅提高。 低手术率、低费用、低住院率,这是江林倡导坚持的惠民原则。同时,医院每年拿出几十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贫,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 “骨伤神手”是如何炼成的 江林的正骨术源于祖传。 江氏三代在湘赣鄂边界颇为传奇。江林的祖父江丕佑于清朝末年创造了江氏正骨术,曾被辛亥革命元勋、时任湖南都督的焦达峰聘为革命军武术教练和保健医生。江丕佑后来把医术传给江林的父亲江述吾,并立下“德艺双馨、济世扶贫”的行医祖训。 上世纪60年代,江述吾在社港卫生院坐诊时,慕名求医者日达百余人,是当时湘潭地区专署行文认定的“名老中医”。他钻研出用杉木皮及灯心草作内垫为患者进行固定,使江氏正骨术得到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关于江述吾,江氏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对待极贫患者分文不取。” “为了降低医疗费用,父亲对当时修洞庭湖的民工、军烈属以及贫困患者,一律免收所有费用。他也常常跟我说起祖父行侠仗义的种种事迹。”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骨伤治疗的江林,深受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他说父亲教给他的第一课,就是“仁义”。 年,江林进入当时的镇卫生院工作,他深知不能仅靠祖传医术“坐吃山空”,所以他始终保持着学习和钻研的劲头。 在女儿江景白的儿时记忆里,父亲几乎每天早起后都在背医古文,下班后最喜欢的事情也是“啃书本”。 每天早晚阅读,是江林坚持至今的习惯,也因此奠定了他扎实的医学理论体系。江林认为,真正的中医要按照古的方法治疗,而江氏正骨术遵循的是“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如果真要说我们的独到之处,就是对这一原则有着更深的理解和运用”。 半个多世纪的中医临床探索和实践,江林将三代祖传的治伤接骨秘诀和中医理论精华相结合,创造了“牵引穿针法”“竹弓牵引”等治疗方法,研发了疗效显著的治伤散、治伤药液、活血散等国家专利药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 年,江氏正骨术入列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林正在给患者正骨 一次特殊的临床考试 在江林家的客厅,摆放着一张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医院调研的照片。江林对此次“被考察”念念不忘。 每天“朝四晚八”奔忙的江林,没有时间撰写专业论文,很长时间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直到年10医院现场考察,对江林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临床考试。 “不开刀、不住院,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患者费用,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在一所乡镇卫生院,其骨伤科的中医特色竟然如此突出,让我很感动、很激动。”当王国强看到江林用中医手法对高难度骨折进行复原的全过程后,连连称叹其医术精湛。 这一次特殊的临床考试后,江林被破格提为正高职称,还被推选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让江林欣慰的,不是在退休前搭上了评职称的最后一班车,而是王国强对传统中医的认可和支持。 另一件让他欣慰的事情,是他学西医的儿子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选医院,师从他学习中医。 在医院里,江林并没有把江氏正骨法作为父子相传的独家秘方,这里的每位医生都掌握了这一神奇的接骨技术。但江林在传帮带中有一条原则:道法不传无义子,收徒只收有德人。 曾经从事传媒工作的江景白,也加入到了江氏传承人的队伍中,致力于江氏正骨品牌的策划和运营。目前,医院旁着手修建江氏正骨非遗展厅、医院,并打造了江公中医馆等,与中医药大学合作完善父亲的学术理论体系建设,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将江氏正骨发扬光大。 传扬时代价值的乡贤 在年初的社港镇“民间春晚”上,拉得一手好京胡的江林,表演了精彩的《沙家浜》和《朝霞映在阳澄湖上》选段,把晚会带入热烈的气氛。为了此次表演,一段时间,江林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常练习到晚上十一二点。 江景白说,父亲虽然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中却时常来点“浪漫不羁”。 年轻的时候到长沙开会,江林会专门从友谊商店给妻子买衣服送礼物;江景白兄妹俩儿时的玩具,很多都是江林手工做的。 “父亲的内心海纳百川,思维特别开放,也追求时尚。”江景白透露,父亲当年可是小镇上最早玩摩托车、汽车、音响和黑胶片的时尚青年,乒乓球、二胡等都是他的兴趣爱好。 说起江林,一位社港老人与记者分享了37年前的一段往事,其岳父在劳作中摔断了脖子,生命垂危,是江林急救后才得以康复。“江医生当时不到30岁,已经显露出高超的医术。最令人难忘的,是他每天查房总是笑脸相迎,对每一个病人总是问长问短。” 江景白说,父亲给人的印象总是笑容可掬没脾气,与他平时的心性修炼和身体锻炼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父亲喜欢上了快行,无论是否有同行者,他每天风雨无阻至少快行6公里路”。 因为医术高超,医院曾想高薪聘请江林去大城市行医,但他都婉拒了。他说离开这片生养他的地方,就会感到不踏实。 行医之外,医院全体职工与农村特困户、五保老人、残疾人开展心连心活动,为他们发放医疗费用减免卡,定期下乡开展义诊活动。他个人经常为救灾、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慷慨捐款,在当地树立了较高的威望。 在江景白眼中,父亲更像一位受人爱戴的乡贤,在那一片水土悬壶济世,还扮演着乡村伦理的维护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的角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