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合作社+贫困户”,才常村“一户一策”带动贫困户脱贫 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枨冲镇才常村的村民罗有旗就早早起床,开始了养猪场一天忙碌的工作。清扫猪圈,给猪饮水喂食,工作忙碌充实、井井有条。“我的任务就是将栏里的这些猪喂养到斤,这样每头猪我就可以赚到元。”42岁的罗有旗看着猪场里茁壮成长的小猪,言语里满是欣喜。年以前,同样是养猪,一年忙到头,罗有旗的养猪场最多也只能保本。但与村上的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肉猪委托养殖合同后,他不仅还清了家里欠下的十几万元债务,还于今年买了一部小汽车。 “去年以来,我们启动了以养殖为主,以村引导、合作社指导、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有劳动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实现永久性脱贫。”才常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国平说。
帮合作社养猪,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罗有旗是才常村建卡立档的户贫困户之一。年,罗有旗听别人说养猪能赚钱,他便买来仔猪,开始学着养猪。起初由于没有经验,猪仔频繁死亡,加上当时的养猪市场行情不景气,几年下来,非但钱没赚着,反倒欠下不少外债。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才常村村支两委和扶贫工作组成员走家串户,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精准分类,确定了一户一策的脱贫方案。年2月,村上考虑到罗有旗近年有过养猪经历,在扶贫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下,介绍罗有旗与浏阳市枨冲湘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肉猪委托养殖合同。 “我们和村上几户有条件、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签订了一个特别的肉猪委托养殖合同,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脱贫。”湘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庆年介绍,根据委托养殖的约定,合作社负责为罗有旗等贫困户提供猪苗、饲料、药物、疫苗及养殖技术,养殖的肉猪由合作社实行包销。“让贫困户帮我们代养生猪,每头猪只要养到了斤就能获得元的薪酬,超出斤/头后以1元/斤的价格进行工资补助。两个猪场加起来共有多头猪,从猪仔养到斤的标准体重,大约需要5个多月的时间,一年可以出栏两批生猪。”由于无需资金投入,也不需要承担任何市场风险,加入合作社后,罗有旗每天都充满着干劲,上午、下午定时清理猪舍、给猪饮水喂食,工作充实又快乐。如今,靠着代合作社养猪,罗有旗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租大棚种蔬菜,技术、销售都有人管 养猪需要场地,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果没有条件发展养殖业,贫困户还有哪些脱贫之路可以走呢? 加入村上的种养合作社,租赁大棚种植蔬菜,是贫困户唐甫文的选择。今年47岁的唐甫文曾身患胆结石,妻子体弱多病,两人都无法从事较重体力活,日子捉襟见肘。 今年2月,在浏阳市黄板种养合作社负责人袁勇等人的引领下,唐甫文加入了黄板种养合作社,承包了2亩地,全部用来种植蔬菜。 “现在田里种了豆角、辣椒等蔬菜,等到明年我打算再多种几个品种。”从一个大棚走出,唐甫文擦擦额头的汗水。 “年10月,我们承包了本村流转出来的亩土地,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也和村上签订了协议,希望通过发展种植业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袁勇介绍,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他们探索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对于一些年龄稍大、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合作社就雇佣他们,支付每人每天从元到元不等的报酬。 对于有劳动力、有意愿发展种植的贫困户,合作社采取租赁的形式将部分大棚承包给贫困户分散经营,同时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贫困户只需要出劳力,负责日常农活和采摘,再由合作社统一对产品进行包装及销售等,减少贫困户的风险,确保他们的收益。 “到目前为止,种蔬菜的收益还不错,差不多赚了有2万元。”唐甫文说,由于是第一年种植大棚蔬菜,因此也没敢租赁太多土地,他打算明年扩大承包面积,从现在的2亩地扩大到10亩地,争取早点彻底摆脱贫困。 才常村档案 才常村 位于浏阳市枨冲镇,由原来的黄板桥村和红卫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33.5平方公里,辖60个村民小组,人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年脱贫13户49人,年预脱贫89户人。 特点: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村级企业发展乏力,区位交通闭塞。 产业:村内现有企业26家,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单一。村民经济收入靠种植、养殖、务工,全村有养殖户67户,规模较小,设施简陋。 困难:近年来,因硬化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村集体负债四百多万元。另外,村域内专业种养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较为缺乏,贫困户自身脱贫认识不强,“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扶贫行动 推进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翻开才常村精准扶贫工作规划手册,上面详细记录了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生活、脱贫时间等内容,并针对每一户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精准分类,确定帮扶人员,制定了一户一策的脱贫帮扶措施。 “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我们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唐国平介绍,支村两委和扶贫工作组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找准每户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推进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启动了以养殖为主、种植及加工为辅,以村引导、合作社指导、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同时,根据贫困户的发展目标,帮助组织技术培训、金融贴息贷款、市场销售、项目资金补助。目前,已覆盖贫困户95户,帮扶贫困人口人。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