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立表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7周年。我们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抛洒智慧和心血所铸就的,教育战线亦是如此。 在这个伟大而光荣的日子来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浏阳教育系统,感受这些优秀党员和先进集体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背后,那一份份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的炽烈情怀。 春风化雨只为花开 记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罗楚老师
罗楚,男,中共党员,生于年10月,大学本科毕业。年毕业于长沙市湘江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同年7月分配至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目前担任了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语训部主任一职。二十四年来,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见证了浏阳特殊教育的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他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育残成才。 创建语训班 年,罗楚参加工作时,特殊学校还只是个筹备小组,办学条件简陋,没有校舍。他和同事一起利用寒、暑假时间,风里来,雨里去,到听障孩子家里做工作,动员家长送小孩来语训班进行康复训练。开学后,他负责管理教学工作,还负责语训班学生的饮食起居。照顾一群年龄3——6岁的小孩。加上语训班也几易其址,场所也不固定,工作异常辛苦。 他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同事,呵护学生。第一批学生基本上就是原来语训班的学员,刚调过来的老师对他们又不熟悉,学生又不服从他们的管教,老师们就喊:“罗楚,快来一下,我们班谁谁,又不听话了,帮我管管他。”他立马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帮助他们管理学生。有的时候有老师问罗楚你来告诉我一下,这个手语怎么打,他就会很耐心的告诉那个老师该怎么打,并讲解到位。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 还有一次,有个叫李富的同学晚上突发脑膜炎,他和周步青老师一起租车,一通宵没睡将李富同医院陪同守候至李富同学清醒过来。 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年代,他也时常想到外面去闯荡一下,但是看到孩子们可怜的样子,家长们乞求的目光,还是铁下心来,以满腔的热情干好工作,坚信浏阳特殊教育总会有美好的明天。在同事们的协同配合下,语训工作每年都以高质量的教学成绩,通过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的验收。并于年底获得长沙地区聋儿语训先进单位。 (罗楚老师到学生家庭中进行学习指导) 担任盲文班班主任 年下学期,盲班扩招了。学校缺少教盲文老师,他放下熟悉的语训工作,二话不说,服从安排担任了盲二班的班主任,并担任语文和两个班音乐、器乐的教学工作。他利用暑假系统地对盲文进行了自学,请教专业老师。教学中,他利用课余时间,和盲班的学生聊天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自身的知识去引导他们积极面对人生。他坚持对学生的作业用盲文进行批改,获得学生的一致认可,以致多年以后还有学生经常和他联系,学生遇到了烦心事,还经常向他倾诉和请教。 年,他又主动要求去生活组担任生活老师,在担任生活老师期间,他克服困难,和其他几个生活老师主动了解残障学生的生活习惯,不断积累管理学生的经验。在生活组工作的这一年中,学生没有出现意外事故,也没出现学生出走的现象。一直到现在都还有智障学生看到他到学校,就叫老师早上好。 在不断努力下,他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好成绩。公开课器乐演奏《卖报歌》,获得浏阳市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盲童乐器演奏入门》获得浏阳市一等奖,《盲童器乐教学三步曲》、《利用乐器演奏矫正盲童“盲相”》、《盲童音乐欣赏入门》等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辅导学生参加浏阳市艺术节多次获得一等奖,他也多次获得优秀艺术指导奖;辅导唐乐同学笛子独奏参加了湖南省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二等奖,多次获得湖南省器乐独奏一等奖。 他与同事共同主持课题——《农村环境下聋儿家庭康复模式研究》,参与长沙市特校主持的国家级医教结合课题,获得好评。带领于嘉老师和黎小艳老师参与编写了《听觉障碍儿童言语康复资源教材》丛书,已由湖南省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罗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深耕聋儿听力言语康复 年,他和同事创办浏阳市聋儿语训班,组织成立了浏阳市聋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并担任康复中心主任。从聋儿语训班到听力言语康复中心,这八年期间,他带领同事围绕聋儿全面康复,坚持“为残疾孩子的明天着想,替残疾孩子的家长分忧”的办学理念,以“康复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为宗旨。聋孩子们的听力损失原因也越来越复杂,助听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他努力自学听力测试的专业知识,每个月为听障孩子检测听力,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听能状况,及时将助听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利于孩子的言语康复进度;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上海、广东等地参加专业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对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对于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也是毫不隐瞒的拿出来和部门的老师们一起探讨;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家教融合”,利用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培训的机会,充分和家长沟通,积极解答家长在家庭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耐心的指导家长,为他们献计献策,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自己的小孩,让家长知道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肯定就会有希望。 蔺思、蔺慧(化名)是两姊妹,有语言障碍。年,家长将她俩带到语训中心的,找到罗楚老师。“她俩在长沙做过治疗,效果不理想,三岁多了还是开不了口,该怎么办?”面对焦急的家长,他二话没说,当场与同事各带一个进行个训。通过一年的康复,两姊妹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最后都进入了普通小学和幼儿园随班就读了。 目前,从语训部康复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随班就读的学生有22名了,他坚持每年都到随班就读学生的所在学校进行回访,和孩子们所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帮他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坚持和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孩子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打好基础。 二十四年来,他坚守岗位,不忘初心,时时处处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积极学习,努力创新,本着“不羡人家看花早,但能好花不嫌迟”信念,为残疾孩子的明天绘就一幅美丽的画卷!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