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被周恩来誉为“我党的一部百科全书”,堪称最长寿的我党隐蔽战线的忠诚战士。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制作的微电影《黄慕兰——信仰的光芒映照百年传奇人生》,致敬那些为新中国奋斗一生的革命人。 ↑戳微电影观看 这是一个隐秘的世界, 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不论是在黎明前的白色恐怖年代,还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今天,我党一大批优秀儿女,在信仰的光芒映照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以青春和热血奉献革命,铸就功勋,昭示后人! 年2月7日,被周恩来誉为“我党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原中央特科早期重要成员黄慕兰,在浙江杭州辞世,享年岁。 这位堪称最长寿的我党隐蔽战线的忠诚战士,以坎坷不平的传奇一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百年中国革命史,诠释了一个革命者自始至终追随信仰之光的坚强意志。 黄慕兰 黄慕兰,原名黄彰定,又名黄淑仪、黄定慧,年生,湖南浏阳县人,其父黄颖初与谭嗣同、唐才常并称为“浏阳三杰”。因仰慕智勇双全的女英雄花木兰,后改名“慕兰”。 年,19岁的名门淑媛黄慕兰于北伐前夕在武汉投奔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天生丽质,有文化、交际广,在宋庆龄、何香凝的指导下,黄慕兰担任了汉口妇女部的部长。 国内革命形势风云突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党的政治保卫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迫局势。年11月,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成立的中央特科,开启了我党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历程。 年12月,黄慕兰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员会秘书,兼机要交通员,并成为中央特科成员。 年1月,党组织看中了黄慕兰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委命她为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营救部长,与潘汉年单线联系,承担营救被捕同志的任务。 关向应,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化名李世珍,年4月在上海闸北寓所被捕。情况万分危急、营救迫在眉睫,周恩来指示黄慕兰,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开展营救工作。 黄慕兰思虑再三,理出了一条有暴露风险、但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渠道,那就是借力“男友”陈志皋父亲的威望。陈志皋,法租界大律师。其父亲陈其寿可不简单,他在法租界会审公廨当过18年刑庭庭长,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 黄慕兰通过陈志皋顺利见到了陈其寿,陈其寿对黄慕兰很有好感,主动提出要收她为“干女儿”。 取得信任后,黄慕兰提出了远房亲戚李世珍被误抓入狱,请求通融一事。陈其寿对“干女儿”的事自然一帮到底,层层疏通,几经周折后,关向应被保释出狱,黄慕兰亲自开车去把关向应转移到由潘汉年安排的秘密住所,随后被护送去了中央苏区。 年6月22日下午,陈志皋请黄慕兰一起去看电影,因时间尚早,便找了一个咖啡馆坐了下来。两人刚刚坐定,又有一人推门而入。 来者叫曹炳生,租界当局的法语翻译。他和陈志皋是同学,便一起坐下来天南海北聊了起来。曹炳生无意中透露说,今天一早,巡捕房抓了一个共产党的大头头,50多岁的样子,湖北人,酒糟鼻子金牙齿,一只手只有4个手指头。曹炳生还说,这个人架子蛮大,但一点没骨气,还没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 此时的黄慕兰一直低着头,喝着咖啡,但脑子里却在紧张地思索开了。待曹炳生一走,她便借口头疼,电影不看了,让陈志皋将她送回了家。 脱身后的黄慕兰立即报告了她的上级潘汉年。周恩来接到潘汉年“向忠发可能被抓叛变”的密报,迅速转移住地,采取紧急防范措施。 黄慕兰的机警报信, 以及与黄慕兰一样 在隐蔽战线担负特殊使命的同志们的冒险犯难, 化解了一场巨大灾难。 在当时白色恐怖背景下,为进一步打开工作新局面。年,黄慕兰听从组织意见,答应了陈志皋的求婚,也淡出了共产党的身份,先后以银行家、慈善家、国民党特派员等特殊身份,参与营救“七君子”出狱、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线、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 人生沉浮,惟信仰不变。特殊年代、特殊身份,保全了隐蔽秘密的事业,牺牲的是“真我”甚至“名节”。黄慕兰一生坎坷多舛,两次被国民党关押,解放后受“潘汉年案”牵连,又两度入秦城监狱,个人感情生活亦不平顺。 年4月在邓颖超的关心下,黄慕兰得以平反,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年,黄慕兰移居杭州西子湖畔,安享时光的馈赠。在革命的洪流中,身处波诡云谲的隐蔽战线,黄慕兰承受着她不屑回击的各种攻击和诋毁,抱定信仰,也因为信仰而活出了一个百年传奇! 她在自传中写道: “ 我生性好强,对中央的信赖从未动摇,一贯迎着困难上,从不消极颓丧,处逆境而能坚持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观。这是我一生的长处,也是我得以健康长寿的惟一保健秘诀。 ” 这正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和无数隐蔽战线先辈昭示出的,刻入生命和灵魂的,朴实而又纯粹的忠诚信仰,这信仰生生不息! 黄慕兰安然地走了。但她身后的传奇仍在,精神永驻! 素材来源/杭州发布 编辑/张韵韵 美编/张晓彤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