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拍客三人行/摄) 里佳湾(原名李家湾),现属浏阳市沙市镇中洲村里佳组,常住人口近五百人。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东有横山脑,后有卧龙山,前有砚池山,河道蜿蜒而过,宛如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慧眼识宝,迁居兴家:清朝乾隆壬戌年(公元年),陈位南、陈席珍两兄弟从此经过,伫立良久,细观此处依山傍水,河道两侧两棵大樟树,左右相拥,特别是砚池山巍峨挺拔,河道曲折迂回,当即认定此处为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遂举家从赤马麻国迁居至此。自陈氏迁入种植田园之后,李姓渐渐消失。现有陈罗两姓,陈氏由陈位南、陈席珍两兄弟开枝散叶,现有同宗余人。罗家大屋为罗姓聚居之地,现有人口20余人。 尊师重教,耕读传家:里佳湾非常注重教育,学风浓厚,自迁居始,即设私塾,传道授业。迄今为止共有秀才一名,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2名,大学生20余人,党员11名。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名大学生,都心系家乡,造福桑梓,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回报乡亲。 建筑精美,错落有致:原李家湾陈家大屋有3栋2厅、2栋2厅房屋各两座,长多米,房间多间,房屋建筑气势巍峨,首尾相接,通道连接内如迷宫,昼不当晒,雨不湿衣。现在民居依公路两侧而建,房屋规划整齐,结构合理,各具特色,便利生活。 名人辈出,世人称颂:里佳湾人陈思敏,自幼聪敏好学,为人正直。清朝道光六年(公元年),他考取秀才,常用其所学,写纸卖状,为民请命,留下了许多智慧诙谐的民间故事,至今为人称颂。同期有陈克让、陈宝珍崇尚武术,教宗族习武强身健体,尤其陈克让善使器械钉耙,常与社港江水吾切磋交流武术技艺,远近闻名。 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抗日战争年代,里佳湾人团结一心,保卫家园,年日军由平江进犯沙市,里佳湾男女老幼上下同心,全力御敌,在横山脑、后龙山挖筑战壕,阻击日军,奋力抗日,彰显拳拳爱国之心。抗美援朝期间,有陈敦武、陈茂武、陈大邱响应号召,入朝作战,陈怀堂、陈志前踊跃参军,抗美援越,他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英勇作战,屡受表彰。陈大邱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功。 贤达名士,造福桑梓:里佳湾青石板老桥系清朝年间所修,因年代久远,饱经沧桑,后由地方贤士陈迪前为首捐谷捐钱,予以修复,竣工后可通农用机械。年又组织捐钱筹劳,修水轮泵,解决了两邻组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名士陈海堂,带领群众发展手工业,为村组创收,年又带头聚资筹劳修建里佳大桥,开启了里佳湾居民致富之门。如今的里佳湾风景秀丽,和谐淳朴,宜业宜居,为乡邻所称道,为世人所向往。
罗柱,浏阳市档案馆副馆长。 卜安跃,沙市镇中洲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