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105/5817681.html贵阳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105/5817681.html 文 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 6月1日起 “一盔一带”新政将正式执行 在此之前,澄潭江镇槐树完小 已积极响应浏阳“戴帽工程” 日常戴帽率在85%以上 被称赞为“全省首创”“值得推广”! “一盔一带”新政6月1日起执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反响,恰恰是因为大多数人还没准备好。实际上,浏阳早在一年前就启动了“戴帽工程”,到如今,戴帽率仍不尽如人意。都知道摩托车是“肉包铁”,戴头盔保安全,可为什么不少人依然不愿戴?“戴帽工程”该如何推进?怎样提高、巩固戴帽率?能不能让骑摩托车的市民自觉戴头盔?当不少人甚至相关部门还在与这一系列问题纠缠时,在澄潭江镇槐树完小已经成为共识,骑摩托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及学生都必须戴头盔,学校日常戴帽率在85%以上。其模式,被称赞为“全省首创”“值得推广”。记者调查发现,槐树完小抓戴帽工作的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正因如此,其遇到的阻力、破局的过程及独创的接地气模式,才更有借鉴意义,也才会得到家长的认同,获得省教育厅、长沙市交警支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点赞。流于形式 曾因戴帽率低被约谈5月19日早晨7时,记者赶到了澄潭江镇。槐树小学在距离集镇一公里远的县道边,是一所典型的村级小学。 “把搭扣掰一下就松开了……戴好口罩。” 这是一对母女骑摩托车抵达校门口后,戴着头盔的母亲柔声交代女儿松开头盔的帽带,等女儿戴好口罩后,她又目送孩子在门口排队测温进入校门。记者发现,几乎所有骑摩托车、骑电动车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都戴了头盔,学生自己也戴了,甚至骑摩托车从学校门口经过的村民,都有不少戴了头盔。发现没戴头盔的驾驶者,在门口执勤的驻村辅警都会喊一声,有的立即点头“好好好”,有的回头不好意思地笑笑。 槐树小学“90后”校长赵晓也在校门口观察戴帽的情况。她不禁感慨:在一年前,这么齐整的戴帽场景是不敢想象的。 2年前,她从澄潭江镇另一所小学调到槐树小学工作。半年后,镇上开始抓戴帽率。镇上暗访发现,槐树小学家长、学生的戴帽率不足10%,赵晓因此被镇上主管安全的负责人约谈。 事后她反思,当时学校对戴帽工作的管理和重视可能打了折扣,“没有落实、落地,没有认真天天去抓。”赵晓说,对镇上发来的要求、文件,都是简单传达下去,或发一封《致家长的安全信》。 “流于形式,所以效果不好。”赵晓毫不讳言。事实上,同期因戴帽率低被约谈的,槐树小学只是其中之一。这些戴帽率低的“后进生”,大都存在推进“戴帽工程”不到位的通病。 遭遇阻力 不仅家长抵触老师也不理解“镇上也开展了多方宣传,有的家长安全意识高,形成了戴头盔的习惯,有的没有意识到头盔的重要性,就不戴。”赵晓回忆,最开始学校老师在上下学时间,到校门口规劝骑摩托戴头盔,家长们会有抵触情绪,甚至不屑一顾。部分老师也比较反感,认为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怎么还要管家长戴头盔? 在这种情况下,背负着各种压力的赵晓,从老师入手,开了一次“安全出行全盔有我”主题工作会议,普及戴头盔的重要性及对学生安全、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先扭转老师的安全意识。接下来,对全校名学生的出行方式进行挨个摸底,发现冬季需要家长骑摩托车、电动车接送的有人。夏季需要搭乘摩托车、电动车上下学的人数下降为89人。 “安全从小抓起,从孩子们抓起。”有了摸底情况,学校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培训,督促学生们上下学路上要戴好头盔,进而反向教育、带动家长戴头盔。 “学生和家长相互监督,更利于学校抓‘戴帽工程’。”赵晓说。 持续探索 不断调整、优化 一年时间才固定下来 学校位于交叉路口处,安全压力大。做了一些工作后,赵晓一有时间就在上下学时段到校门口观察,并跟家长聊:为什么不戴头盔? “怕拿错”“不方便……”理由不一而足。于是,赵晓顺着家长的思路、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问题:如果给孩子买了头盔,但头盔容易丢失、受损,家长自然不放心,也就不能巩固戴帽率。 “能不能设计一个集中放头盔的地方?”于是,她调整学生将头盔带进教室或由家长带回家的规定,将教学楼正对着校门的一条走廊设置为头盔集中放置点,两旁的墙上安装了不锈钢架子,划分为学生头盔区和教师头盔区,再按班级划线,并给每个学生的头盔定位,贴上姓名贴。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墙壁还刷成淡蓝色。 这样,学生放置、领取头盔都非常方便。架子的容量也很大,能放顶头盔。因为位置显眼,师生、家长们每天都看得到,这本身对戴帽就是一种宣传。 头盔有了规范的好去处,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不过,赵晓发现,提高戴帽率最大的难题还是家长的意识没跟上来。 于是,学校又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详细介绍了戴头盔的重要性和学校的解决方案;组织班主任经常在班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