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文通讯员刘海雄周红珍彭红霞沿着浏东公路一路向东,进入沿溪镇境内,“蔬果公园”四个字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是长沙市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区——浏阳沿溪镇沙龙村。驱车驶入蔬菜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大棚气势恢宏,连片的各类新鲜蔬菜在大棚内舒适生长。这里汇集了16家专业蔬菜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达亩,每天的蔬菜运转量有数十吨。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近年来,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围绕党建更强、产业更兴、村庄更美、环境更优、民风更淳的目标,全面推行稻蔬轮作,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如今,沙龙村每亩土地年收益上万元,实现了“田地生金”。产业兴旺了,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89万元,在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行。走进沿溪镇沙龙村,田间钢架大棚排列整齐,处处生机勃勃,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在这里徐徐铺开。蔬菜生金,强村富民在沿溪镇沙龙村,蔬菜基地可谓种出了名堂。这里的蔬菜,一年四季不断档,田地间皆是菜农忙碌的身影。走进浏阳市联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基地,打孔、放苗、覆土、浇水,村民罗桂秋与同事默契配合,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一垄丝瓜芽播种完成,一个月后便可移栽至蔬菜大棚。沙龙村遍地是沙土,土质好,适合种植蔬菜。今年74岁的罗桂秋是合作社的老员工,谈及村里的蔬菜产业,她直呼“赶上了好时候”,“我把土地流转给村上,每年每亩地可以获得元的租金和斤稻谷,还能在基地务工,年收入有3万元。”上世纪九十年代,沙龙村围绕“一亩三分地”做文章,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产品不仅占领了长沙市场,还远销株洲、湘潭、广州、澳门等地。谈及村里的产业发展,沙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平春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是散户自己种植,后来村上集中流转土地,连片发展蔬菜产业,按片承包给产业致富带头人,并引进叶菜类人才来村发展。村民不仅有租金、稻谷,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他介绍,沙龙村的蔬菜产业经历了从产到量、从量到品、从品到质的变化,产品质量一步步提升,有了自己的包装,形成了沙龙品牌,从“三品一标”提升至“两品一标”。年,沙龙村被列为“长沙市万亩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区”,成为长沙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随着罗平春的脚步,来到新丰蔬菜基地,一箱箱打包好的菜心正在装车,准备发往长沙海吉星市场。“每天要送2大车(斤)菜心到长沙海吉星市场。”新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福初介绍,这些菜心都是当天现摘的。年,在浏阳农商银行沿溪支行的支持下,合作社贷款50万元,购置了冷链物流车,确保了蔬菜长途运输后的品质和新鲜度。不仅如此,基地还设有专门的农残检测室,每批蔬菜要经自检、镇农办复检,合格后方可采摘并对外销售。包装上有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