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导读

这是一个什么盛况,让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连线直播。早在约年前,浏阳也有这么一个盛况,让当时一个举人专程到这里研究了两个月之久:道光十七年(年),公(曾国藩)27岁。公闻浏阳文庙用古乐,诣浏阳县,与其邑举人贺以南等谘考声音律吕之源流,留两月乃归。后来,曾任两江总督,把浏阳古乐请到南京,其中两次在他家中演奏。再后来,他的儿子曾纪泽写了一个奏折,向皇上推荐了浏阳古乐。浏阳古乐,从此名震天下!

祭孔视频:当年曾国藩研究了两个月的浏阳祭孔古乐的视频是这样的!!

图文欣赏

浏阳古乐知识

浏阳古乐即浏阳文庙古乐器,为“全国仅存之物”。在清末民初时最负盛名,有“用乐古礼在浏阳”之称。我国古乐源远流长。相传伏羲氏创琴瑟,周初即有“金、石、竹、匏、土、木、丝、革等8类乐器,称为“八音”,史称周朝礼乐。

浏阳古乐,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这个模样奇怪的东西,为浏阳古乐乐器中的“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敔,古乐器,奏乐将终,击敔使演奏停止。

孔子爱乐。史载:“孔子无一日不歌。”《论语·述而》说,孔子有次听到了绝美的音乐后,激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让孔老先生“三月不知肉味”的,就是古代“六乐”之一、虞舜时期的《大韶》。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而曾经让孔老先生“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妙乐曲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浏阳。

这一点,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

提到浏阳古乐,已故的原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一代音乐宗师杨荫浏教授说:“它是中国古代乐舞的活化石,堪称稀世之珍宝。”

“国乐古礼在浏阳”

据说,袁世凯“登基”欲用古乐,派人考察的结论是:“曲阜古乐徒拥虚名,远不及浏阳古乐完备”。从此便有了“国乐古礼在浏阳”的说法。

浏阳解放后的首任文化馆馆长潘信之老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浏阳古乐补齐了中国古乐“八音”中曾经缺失的匏音,校正并改编了古乐曲,所以,称“国乐古礼在浏阳”一点也不为过。

而说到“国乐古礼在浏阳”,必须提到浏阳古乐的创始人邱之稑。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古乐除孔子的故乡曲阜有部分保留外,其他各地的都已失传。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想以继承正统号令天下,企图恢复古乐,但都因未得真传而失败。

清王朝十分重视礼典,对礼乐重新作了规定:各州、府、县学都设36名乐舞生,选通晓音律、娴习礼仪的文人做教官。每年春秋二季举行“八佾”的曲礼。乾隆末年,浏阳文人邱之稑(字谷士),偶得樵夫从深山中掘出的古钟,他对照汉书,考定是成周大编钟。后来他专程去山东曲阜孔陵作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匏音古乐器已失传。于是,他回来便按照汉书图录规定,仿制出全套古乐器。不久,他被聘为浏阳县学的舞乐教官,经过他几十年的言传身教,浏阳祀孔的春秋二季典礼,便都按照古乐旧规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邱之稑还根据周时的《大武》,创建了“干戚舞”。“干戚舞”即“武功之舞”,为浏阳古乐所独有,它使文庙乐舞由原来仅有文舞的状况变为既有文舞,也有武舞,以示“武功开国,随即文治”。据说山东曲阜文庙乐舞中的“干戚舞”为从浏阳学习而来。邱之稑随后作《律音汇考》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其乐理思想。清道光九年(年),浏阳古乐正式诞生。此后,浏阳县兴建了“浏阳县礼乐局”,召集书香世家青年子弟,讲授传习礼乐,并考究古舞制,制定了文武之舞,以及礼乐、舞生的服饰——“古制兰衫”儒服,从而实现了古乐歌、舞、乐、礼的齐备。

我是7号我是12号,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点击“原文阅读”为我们投票哦~~~!

↓↓↓

“浏阳第一微”由华美品牌独家运营

平面广告、展板画册、







































治疗白癜风哪好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