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百年,也就只有区区的三万天。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过的有意义、有价值?这个问题对所有的人都有深刻思考的必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书写的,每个人的历史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们可以自己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也可以自己改变自己的人生历史结局。优秀的人,就是在拯救社会、拯救民族、拯救国家的行动中,最终拯救了自己。 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黄颖初这个浏阳著名文人,与谭嗣同、唐才常一同在名儒欧阳中鹄门下受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岳麓书院教习,是黄兴、蔡锷等人的老师。他与谭嗣同一起办过收养弃婴的育婴堂,与许多民国政坛人物有交往。在年7月18日这一天,他喜迎了一个千金。这个女孩子有极强的记忆力和语言天赋,聪明伶俐,很受父亲的喜爱。年,已经12岁的小姑娘,被父母送进远离家乡的长沙周南女校读书。这个学校的校校长朱剑凡和他的夫人一起毁家兴学,立志教育出一代独立女国民,这就是周南女校。这个学校培养出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学生,如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校长夫妇倡导“女子当自尊、自重、自立、自育”思想,积极宣传新文化思想。这个女孩虽小,也深受影响,对《列女传》《木兰辞》中的女性非常的崇拜,于是自己给自己改名为慕兰。 年,黄慕兰结婚。丈夫是一位抽鸦片、打丫鬟的少爷。两年后,她强烈要求解除这段婚姻。回到自己的娘家自修学习,为上大学做准备,期间阅读了大量与革命有关的文章、传单、简报。年,黄慕兰毅然到汉口投奔宋庆龄、何香凝领导下的妇女运动,担任汉口妇女部部长,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19岁的妇女运动领袖,长得漂亮,有文化,交际广,有魄力,活动能力强,在武汉三镇很出名,成为很多优秀男士追求的对象。郭沫若将她化身为长篇小说《骑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茅盾写长篇小说《蚀》也借鉴了她的经历。 年,黄慕兰与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和警卫团政治指导员宛希俨结婚。他们的结婚的消息由董必武宣布,并在报上刊登简单的结婚启事,表示公开否定过去的包办婚姻。国共分裂后,宛希俨、黄慕兰夫妇转入地下工作,用米汤在《圣经》中密写文件、去小旅馆对接头暗号……黄慕兰开始了不同凡响的“潜伏”人生。年,儿子出生才三天,宛希俨就被调往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4个月之后在战场牺牲。7个月后,黄慕兰才无意间获悉丈夫牺牲的消息。同年黄慕兰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机要秘书,成为中央特科成员。年,黄慕兰与中共党员贺昌结合(年,贺昌壮烈牺牲。)。黄慕兰因领导工人罢工争取权益被捕,囚于龙华监狱天。身怀有孕的黄慕兰拒不承认共产党身份,最后被释放。出狱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她又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特殊使命,如乔装成贵夫人,乘豪华游轮从香港运送共产国际拨来的巨额经费到上海交给党中央。当时,黄慕兰肩上担负着繁重的革命任务,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很大破坏,许多地下党员被捕,党委命她担任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与潘汉年单线联系,一起营救被捕同志。黄慕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是营救中共领导人关向应。黄慕兰装扮成上层妇女,出面找年轻进步律师陈志皋帮助。陈志皋父亲陈其寿在上海法租界是响当当的人物,在陈氏父子的帮助下,关向应被释放。 年6月的一个下午,她和陈志皋在咖啡馆闲谈,偶遇陈在法租界巡捕房当翻译的同学曹炳生,曹谈起了巡捕房最近抓到的一个共产党头头,说此人是湖北人,60岁左右,酒糟鼻子,镶一口金牙,9个指头,是悬赏10万元才抓到的,这个人架子蛮大,但一点儿没骨气,还没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一个符合描述特点的人物闯进了黄慕兰的脑海里:这个人很可能是中央政治局兼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向忠发!黄慕兰十分焦急,却一直忍到曹炳生离开,之后她以头痛为由请陈志皋送她回家。短短两小时之内,这个消息便由黄慕兰传给了潘汉年,再由潘汉年传给康生、周恩来。周恩来迅速组织中央李富春、蔡畅等人转移。当晚,向忠发带着巡捕房的人直接用钥匙开门闯进了周恩来转移前的住所……向忠发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又是特科领导成员,掌握的情报非比寻常,若不是黄慕兰的这次机智敏锐传递情报,党中共在上海的中枢机构完全有可能在瞬间垮掉。年12月,国民党散布“伍豪(周恩来的笔名)等脱离共产党启事”,黄慕兰奉命请陈志皋出面委托法国籍律师巴和出面办理《周少山紧要启事》,驳斥了敌人污蔑的内幕背景。 年,黄慕兰听取组织的意见,带着“继续支持营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后互不干涉个人行动、允许她将来与前夫遗孤相认”的三项约定,与陈志皋结婚,奉命脱党以民主人士的面目活动,先后以银行家、慈善家、国民党特派员等特殊身份为中共工作,参与了“全国冤狱赔偿运动”、营救“七君子”出狱、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线、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其间曾再次遭受国民党的牢狱之灾。 解放以后,五十年代受潘汉年案牵涉,黄慕兰两度入秦城监狱,被监禁17年。20世纪八十年代,她在邓颖超的帮助下平反,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年黄慕兰移居杭州后写自传。《黄慕兰自传: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终于在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年年初再版,回忆了她接受进步思想的少年时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青年时期以及错案平反后安度晚年的情况。 这位黄慕兰举手投足不失名门闺秀、奇女子的风度,穿着雅致,举止高雅,多岁时仍皮肤白皙,没有老年斑,说话有条有理,语调温和,逻辑思维清晰且记忆力超强。她也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若第二天有人上门,会早早起床洗漱收拾。每一次出门也会在出门时对装束试了又试,精致不输年轻女性。 黄慕兰说:“我生性好强,对中央的信赖从未动摇,一贯迎着困难上,从不消极颓丧,处逆境而能坚持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观,所以这点个人情感生活方面的波折是压不垮我的。这是我一生的长处,也是我得以健康长寿的唯一保健妙诀。”年2月7日,著名红色女“特工”黄慕兰在浙江杭州辞世,享年岁。这位出身书香名门、在革命战争年代屡立奇功的革命老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百科全书”,一生传奇。 国福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