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字淑仪,原名黄彰定,曾用名黄定慧。是一名早期地下工作者,颇具传奇色彩的女间谍,周总理曾称其为”党的百科全书“。黄慕兰12岁进入周南女校读书,年曾有过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经历,后逃婚至汉口,并参与妇女运动,曾任汉口妇女部部长。年三八妇女节与湖北黄梅宛希俨登报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宛昌杰,年宛希俨在赣南牺牲后,黄慕兰在上海结识了山西柳林贺昌(原名贺颖),经周总理批准,两人结婚,贺昌于年3月在苏区牺牲。后黄慕兰又与知名律师陈志皋结婚,陈志皋是清陈阁老浙江海宁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的七世孙,婚后育有四个孩子,年陈志皋去了台湾,而把妻子留在大陆。黄慕兰于年2月7日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岁。 黄慕兰、陈志皋夫妇与四个孩子 黄慕兰的父亲,是与谭嗣同、唐才常并称”浏阳三杰“的黄颖初,也就是《浏阳乡土志》的编纂者黄徵。黄徵,又名祖勋,谱名黄其光,黄克清十四世孙,字颖初,号聿园。廪贡生,曾任岳麓书院主任教习,清光绪间曾从谭嗣同游,擅长文章,时称有"经世之才"。年被谭嗣同聘为幕僚。曾任职于中央财政部统计处,湖南建设厅及株萍、京汉、陇海诸路局,在武汉粤汉铁路局任职十八年。著有《词林韵准》,其主持纂修的《浏阳乡土志》被誉为晚清乡土志之翘楚。 浏阳县垣朝阳街黄氏(瑕公后裔) 始祖黄克清,字静昌,号维九,香公四十六世孙,自南昌渐溪村迁居夏家埭。传至九世孙黄国贵,一盛公之子,字天赐,号崇禧,清乾隆27年()携侄子黄建志、黄建悊,自江西南昌迁湖北武昌,继迁湖南湘潭,后迁湖南浏阳县城朝阳正东街落业。至清光绪33年(),已传7代。 《浏阳黄氏宗谱》县垣朝阳街房科名 黄颖初家族世系: 黄一盛——黄国富(字天培)、黄国贵(字天赐,号崇禧)——黄建志、黄建悊(字仕海)——黄裕榜(字耀成)、黄裕明(字乐天)、黄裕昆(字昆华)、黄裕远(字清华)——黄德祥(字瑞麟,浏阳名医),黄德庆(字吉人)——黄懋森(字云程)、黄懋梁(字焕吾,医生)——黄其光(字颖初,号聿园,庠名祖勋,改名黄徵)——黄彰定(字淑仪,曾用名黄定慧,改名黄慕兰)、黄彰任(原名黄彰信,夫人欧阳遇)、黄彰健、黄彰位—— 黄慕兰的弟弟们 黄慕兰父亲黄徵主持纂修的《浏阳乡土志》,始修于光绪三十二年(年),三十四年初成书。记事止于光绪三十三年,可惜未付梓。仅有光绪三十四年()稿本,由黄徵的后人带往台湾,直到年才由黄徵之子黄彰任、黄彰健、黄彰位以”非卖品“的形式在台北出版面世。黄徵有四个儿子,长子黄彰任英年早逝,次子黄彰信改名黄彰任,三子黄彰健,四子黄彰位,是位美国教授,曾受二哥黄彰任的委托和姐姐黄慕兰一起回医院门诊大楼的竣工典礼。 黄彰任与夫人欧阳遇 黄彰任(-)是一位爱国华侨,原泰国泰森石油董事长,曾任美国海洋石油公司副董事长、美国国会顾问。原名黄彰信,因中学时被取消学籍,而用英年早逝的哥哥黄彰任的学籍考入武汉大学土木系。年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年黄彰任先生捐资22.9万美元,在浏阳城关镇黄泥湾建造四栋5医院宿舍楼“杏苑”,分别为颖初楼、琴湘楼、伯沛楼和仲伊楼,其中”颖初楼“就是以其父黄颖初名字命名的。年秋竣工,有67户医师眷属入住公寓新居。年,医院捐助15万美元,建成9层门诊部大楼,以其父名字命名为”颖初楼“。年设立了美国斯坦福大学黄彰任医学进修奖学金,每年全额资助湖南一名优秀中青年医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进修医学一年。 黄彰任的夫人欧阳遇是在平江出生的衡东人,为纪念夫人欧阳遇,在湖南衡阳衡东县新塘镇建有欧阳遇实验中学。在长沙雅礼中学建有黄彰任图书馆,在母校武汉大学设立了“黄彰任农家子弟助学金”,在长沙和纽约设立了黄彰任基金,在瑞士设立了欧阳遇基金。 黄彰任还是一位颇具书法造诣的书法家,在退休后,为实现于右任先生六十年前提出的“印刷用楷,书写用草”及按照“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原则来改进草书的主张,对我国汉字书写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草书和行书结合,自创一种不改变字之原形的草书,命名为“大众草书”或简称“黄草”。 黄慕兰的三弟黄彰健 黄彰健(-):历史语言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是一位历史学术研究著作等身的学者,特别是在戊戌变法研究领域贡献显著。 《课儿》吴永和 南亭伤老大,呼儿夜读书。 扑儿儿转拙,老妻旁劝予。 儿愚君莫恨,君书复何如? 煮字不疗饥,可笑生涯蹙。 默默更无言,挑灯儿再读。 末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