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浏阳山区、丘陵地域广阔,山林资源丰富。人们历来有采集、狩猎、烧柴、伐木、烧炭等开发利用山林资源的生产习惯。在长期的山林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总结积累,深谙吃山养山的生产规律,形成并传承着一系列约定成俗的山林生产习俗。本周作者将逐期介绍浏阳林业生产民俗。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中批评指正补充完善,以便于在正式出版时予以修正。 竹木采伐是林业生产的重要活动之一。民间砍竹伐木长期以来保存着手工采伐、刀斧为具、秋伐冬运、适地择伐等传统的生产习俗。农民视伐木为家中大事,每每进山伐木,必先祭祀山神,以求吉祥平安。由于迷信意识较浓,采伐作业过程中,还有不少语言行为禁忌等特殊风俗。 (一)采伐作业 木材采伐一般在秋、冬进行。杉木在立夏到寒露伐,松、杂木在立秋至立冬伐,边砍边制边归堆。 竹木采伐素为人工采伐,伐木的传统工具有砍刀、斧头和锯子。伐木的过程有一套习惯。砍伐较粗大的树木,一般先砍后锯,先用斧头砍出楂口,再用锯子沿口锯木。伐木要先看好坡度和树倒的方向,习惯从左右下斧,而不从上下方向下斧,使树干朝横的方向倒下。众人合伐,则有“喊山”之俗。“喊山”意在让众人躲开,以防砸伤。喊法根据树的倒向而定,一般在树即将折断时喊一遍,树一倒再喊一遍。树倒时,众人皆根据喊山的方向迅速躲开。 雨天不砍竹,这是因为怕竹筒灌水而坏死。谚语说“雨天砍竹,剥皮挖肉”。伏天不砍竹,不然会因水蒸发而枯死。谚语说“伏天砍竹,拿刀割肉”。砍竹通常要过农历八月,可免生蛀虫。砍竹砍老不砍嫩,砍密不砍稀。谚语说:“阳坡留五砍六不过七,阴坡留六砍七不过八”。笋期不砍竹,冬季竹笋孕育期也禁止砍伐,谚语说“笋期砍竹儿哭娘笑”。竹子砍倒后,习惯用刀将竹蔸剁通,俗传竹蔸剁通了,第二年才会不断长出竹笋,竹子也就代代相传。这些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科学性。 竹木采伐方式有择伐、皆伐和间伐三种,以择伐为主,少数地方采用小块状皆伐作业。择伐,俗称“洗山”,即根据木材用途、用材数量的不同,选择粗壮通直的成材树木或弯曲不良、生长较差的树木砍伐,砍密留稀,砍老蓄嫩。皆伐,俗称“放排山”,或称“扫土”,即将成片森林绝大部分树木砍伐作材,只留少数“母树”。炭薪林采伐一般采用皆伐方式。 (二)采伐俗规俗信 采伐作业有相关的特殊俗规、信仰、禁忌等。这些习俗使民间采伐罩上了神秘的色彩。特殊的采伐习俗有“砍青山”“偷梁木”“讨竹子”“脱皮酒”等。信仰方面,普遍崇拜山神,有的还祭树神。 旧时有成片买伐林木的习俗,即山主将成片山林出卖,由买主负责砍伐。这叫“判山”,分“青山”(全伐)、“花山”(单一树种砍伐)、用材、薪柴几种。买卖双方一般依据当地乡俗议定树围若干尺寸以下不砍,“飞子树”(种树)不砍。买伐用材林,一般约定不砍杂树,不砍一围以下的树,不挖树蔸。 有的地方有“偷梁木”的风俗。建房的人家早早地在大山中悄悄寻找做梁木的笔直大树,不管树主是谁,只管偷偷去砍便是,约定俗成偷梁木不箅“偷”。待树木伐倒拖走时,将一个装有银元的红包放在被砍的树蔸上,任人取走。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搭上红布,迅速离开,然后一路招摇抬回家,显示其“偷”梁光采。 砍伐树木习惯在开伐和伐毕之时分别举行“开山”“收山”仪式。“开山”第一棵树由“掌堂师傅”或年长者砍伐,是谓“砍头斧”。“砍头斧”必须连砍四斧,边砍边念:“一砍东方甲乙木,二砍南方丙丁火,三砍西方庚辛金,四砍北方壬癸水。留下中央我不砍,此是子孙长发处。”砍下的木渣木屑,要立刻捡起,待此树砍倒后,在树尖摘下三根小树枝,同木屑木渣合在一起,用石头压在刚砍倒的树蔸子上。仪式完毕,众人伐木劳作方可正式开始。砍伐作业完毕,由“开山”长者主持“收山”仪式。先念:“收起东方甲乙木,收起南方丙丁火,收起西方庚辛金,收起北方壬癸水,收起中央戊己土。”念毕,将压在树蔸上的木渣木屑和小树枝取出撒向四面八方,寓示“满山飞子”,日后又将绿树成林。 旧时伐木特别是修屋伐木,普遍有敬山神的习俗。砍伐工进入山口时,要将斧头放在地上,并跪在斧子上,对着要砍的山磕头作揖。祈求山神保佑。砍百年的大树,还必须对树焚香化纸,作揖磕头,否则便会犯“煞”,轻则伤人,重则死人。从棕树上剥棕皮时,要反复不停地轻声念叨:“得罪树神,不敢贪心,只取三层。”以此求得树神宽恕。 (三)砍伐禁忌 旧时上山伐木禁忌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和食物禁忌等。守禁忌意欲避事故,求平安。 进山伐木忌讲“蛇、虎、豹、黄峰、血”等及其谐音字。长期的言语禁忌中形成不少伐木隐语。如称斧子为“开山子”或“大铁”,柴刀称“小铁”,称拉钩为“画眉”,穿草鞋叫“骑马”,吸烟叫“烧窑”,吃饭称“点麦”,喝酒叫“吃稀的”,喝凉茶叫“浸江子”,收工叫“班师”,剥树皮称“脱裤”,受伤叫“挂花”,称血为“苋菜水”,称蛇为“溜骨”或“豆角”,黄蜂称“芒花”。上山砍伐的头一天,须禁绝房事,有些人甚至斋戒吃素。上山路上,一本正经,目不斜视,口不妄言,见财不取,见色不动,遇熟人不招呼,见蜂蛇不惊喊;进山后待倒树三棵才许讲话。伐木者一般上午极少说话,防止“失口”。 附录:民间故事 樟树、杉树打官司樟树吹牛:树木我最大,用材我为贵。杉树就到土地那里去告状,要与樟树比个高低。土地问:“樟树,你说树木你最大,用材你为贵,杉树把你告到这儿,你们俩就比试比试吧。”樟树说:“人家做八仙桌,少不得我。摆上酒席,八仙就座。能同仙人会面,岂不是我为大,我为贵?”杉树说:“人家起造华堂,把我做大门楼,俗话说,千金门楼四刃屋,还是我为贵吧!”樟树说:“起造祠堂庙宇,把我修造神牌,人家在我跟前跪跑拜拜,还是我尊贵吧!”杉树说:“人家修造祠堂庙宇,把我放到屋上作梁,我是栋梁,比你坐得高,该比你尊贵吧!”最后土地作出评判:杉树比樟树坐得高,是建造华堂庙宇的栋梁,杉树比樟树珍贵。樟树听了很不服气,樟树说:“这场官司我输了,死也不甘心。”杉树说:“这场官司我赢了,冒死也甘心。”所以到现在,樟树那怕砍了十几年,放在干燥处,心却总不干。杉树那怕是生的,心却是干的,就是这场官司引起的结果。摄影:彭红霞风俗里的浏阳系列风俗里的浏阳林业①:植树造林风俗里的浏阳林业②:护林防火浏阳民俗文化中的烟:见客装烟浏阳民俗文化中的茶:遇茶吃茶浏阳民俗文化中的酒:无酒不成宴粗肴鲁酒宴亲朋——浏阳酒席习俗漫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浏阳婚嫁习俗家和万事兴——浏阳家庭习俗漫谈丰年留客足鸡豚——浏阳饮食生活习俗浏阳节日习俗之中元:七月半鬼乱窜(内附12大禁忌)龙舟竞渡话升平——浏阳端午习俗漫谈月到中秋分外明——浏阳中秋习俗漫谈刘正初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