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浏阳再攀发展新高 张迪丨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23日,新春第二个工作日,浏阳召开年度绩效考核通报讲评暨年度经济工作部署和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议,通过三会合一,动员全市上下马上紧张起来,迅速进入状态,抢抓开局,狠抓落实,进一步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牵紧项目建设“牛鼻子”,力促经济发展高质量,推动浏阳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再攀发展新高。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出席会议并讲话,浏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伟作工作报告。 会议通报了浏阳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过去的一年,在考核指挥棒的激励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推动浏阳发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综合竞争力、城市美誉度、改革正效应、群众获得感、队伍精气神都实现明显提升;全年斩获49项国家级、项省级荣誉;再次在长沙绩效考核县(市、区)组的大比拼中勇夺第一名,荣膺“六连冠”。 会议指出,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的起步之年。抓好今年经济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省委、长沙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浏阳市委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基本定位,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努力打造强盛浏阳、活力浏阳、生态浏阳、幸福浏阳,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新征程。 会议要求,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要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厚植产业发展优势;要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激活经济发展引擎;要着力夯实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要着力深化改革攻坚,充分激发发展活力;要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要着力完善承载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要着力强化生态保护,坚决守护蓝天碧水;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要着力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稳健运行。 张迪丨摄 对于如何做好今年工作,黎春秋强调,一是要向新时代对标,把牢再攀发展新高的基本遵循。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南,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导向,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 二是要朝高质量发力,抓牢再攀发展新高的关键举措。要力推以产业链为关键的产业建设,力推以生态链为关键的创新发展,力推以体系链为关键的乡村振兴,力推以资金链为关键的风险防范,力推以供应链为关键的民生改善。 三是要抓大项目攻坚,打牢再攀发展新高的坚实根基。要在招商提效上有更大突破,在攻坚提速上有更大突破,在环境提优上有更大突破。 四是要把“指挥棒”舞活,树牢再攀发展新高的鲜明导向。要调优考核体系,确保“考准”;创新考核方式,确保“考实”;用好考核结果,确保“考严”。 会议同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浏阳市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年市级领导联系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工业类产业项目)安排表》,发布了年浏阳市十件民生实事安排。 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力夫,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谈文昌及邱山东、吴震、李家喜、秦跃平、吴敏、周文舜、邓阳锋、郭瑞、戴武明、尹乐平、李爱民等全体在家市领导出席会议。 年浏阳经济工作要这么干! 推动产业转型、抓好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 …… 合力攻坚决战决胜 开启全民建设现代化浏阳新征程! 建设15个新兴及优势产业链 产业是强市之基,产业兴浏阳兴,产业强浏阳强,产业链建设,正当其时。 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制造强省和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等战略方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2月23日,浏阳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浏阳市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和《年市级领导联系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工业类产业项目)安排表》,确定了全市15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并明确市级领导作为各个产业链的“链长”,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资料图片 根据《意见》,浏阳将实施“”工程,力争到年,全市15个新兴及优势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具体而言,就是打造1个亿级(显示功能器件)、2个亿级产业链(生物医药、烟花爆竹)、10个亿级以上产业链(再制造、汽车及零配件、智能装备、先进复合材料、绿色食品、花炮机械及原辅材料、家居、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碳基材料、新能源汽车)、2个50亿级产业链(医疗器械、母婴用品),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释放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集聚发展、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李多丨制图 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春伊始,浏阳市发布年十件民生实事,件件暖人心、事事显温情。 无论是主城区污水直排口要实现全截污,医院就医就诊实现一卡通,还是实现全市“旱厕清零”……每一件都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民生实事,只有坚持突出民生至上,才能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才能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十件民生实事发布的背后,凝聚着浏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只有坚守民生情怀,才能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这十件民生实事的实施,各相关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拿出计划书、列出时间表,高质量办理,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一图看懂,年浏阳将做的十件民生实事: 十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分解表 浏阳日报评论 抢抓新春开局,再攀发展新高 浏阳日报评论员 2月23日,浏阳召开年度绩效考核通报讲评暨年度经济工作部署和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在总结成绩、表彰先进的同时,也对接下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再攀发展新高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我市在长沙市的绩效考核中夺得“六连冠”、“五大战役”持续发力的背景下,科学梳理经验的求真大会,凝心聚力再出发的誓师大会。 年,浏阳牢牢把握“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基本定位,打好打赢“五大战役”,各园区、部门、乡镇(街道)团结拼搏抓工作,掀起干大事、创大业的滚滚热潮: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县域发展水平挺进全国第一方阵。成绩的取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要求,抓在关键处、干在第一线、走在最前沿,团结全市人民合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的起步之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强盛浏阳、活力浏阳、生态浏阳、幸福浏阳。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任务有挑战,但是前景鼓舞人心,只有全面动员,进一步健全与基层治理、机关作风、服务效率相关联的考核评价制度,以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干群,凝聚力量,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实践已经证明,大发展要依靠大项目。我市正在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全面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壮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传统产业,全力推动工业集聚化、高端化、两型化发展,这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牛鼻子”。实践还证明,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精气神”。好的蓝图需要一点一点描绘,好的思路需要不折不扣执行,力促经济发展高质量,就需要全市全面动员,狠抓落实,持续发力,奋勇推进。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确保每名干部都在这场实干谋发展、改革谱新篇的战役中不遗余力、建功立业,绩效考核正是行之有效、挥之有力的“指挥棒”。抓住“牛鼻子”,用好“指挥棒”,浏阳发展大有可为,浏阳前景大可期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上班第二天,浏阳就“三会合一”总结成绩,部署工作,向全市传递出了“拼搏者上、奋进者胜”的期盼,“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胜”的紧迫。全市要迅速动员,绷紧神经,进入状态,全面发力,推动浏阳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再攀发展新高。 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加美好的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