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杨福音撰文讲述保护行动

杨福音亲笔撰文,纪录保护浏阳古山贡纸公益行动历程。

六月十一日,偕永康去浏阳古山黄师傅家,观看贡纸制作。黄师傳一家五代生产贡纸,香火不断,保留了这一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吾当即与永康商量,可发起一次活动以宣传之。永康用了许多心思,并得到市文广新局杨长江局长大力支持。二十九日暴雨如注,八十余人分乘大小车一路浩荡,十一时到达黄家,立即山村鼎沸。书画家就贡纸挥毫,电视台、报社忙于采访。浏阳市委宣传部部长亦率众参与。黄师傅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热闹,我说一家辛苦也是到了该有回报的时候了。于是,开八桌吃午饭,卖出六七十刀纸。驱车返回时,已满天满地阳光矣。七月二日福音补记,交永康存之。

2、杨福音评点浏阳古山贡纸

古山贡纸,纯竹质原料,环保无污染,质地细密结实,纤维长,揹力大,宜书宜画,果然老字号。福音鉴识。

3、多家媒体报道本次活动

杨福音接受媒体采访现场照

附:媒体报道

湖南浏阳五代人坚守“贡纸”技艺:盼古艺焕新生

年06月30日20:45中国新闻网

黄隆根抄纸。 付敬懿 摄

竹纸烘干。 付敬懿摄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题:湖南浏阳五代人坚守“贡纸”技艺:盼古艺焕新生

  作者付敬懿

  “这传承了数百年历史的贡纸,如今就剩我一家还在坚持制作了。”手持竹帘,49岁的黄隆根在纸浆槽里抄纸感叹,清时进贡朝廷的浏阳竹纸,现少人问津。

  这家仅存的贡纸制作工坊位于湖南浏阳市张坊镇。29日,50余位湘籍书画家、非遗专家组成浏阳古山贡纸先遣队,来工坊找寻让古艺焕新之法。

  据史料记载,浏阳张坊竹纸的生产历史可追溯至宋元以前,清代乾隆年间被朝廷官府纳用,始有“贡纸”之称。民国时,纸农唐三祥、唐智祥自抄古山牌贡纸参加南洋纸张比赛,分获金牌、银牌,产品远销东南亚。

  “贡纸分甲乙丙丁等,我用过第四等丁贡。”湘籍书法家杨福音说,浏阳贡纸有着极佳的书画展现能力,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用其练画,此后再没见过这种纸了。

  “手工造纸一天只能做千张左右,哪能竞争过机器纸。”黄隆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造纸人家逐渐减少,古山贡纸濒临灭绝。

  黄隆根出生于当地一个祖传的抄纸世家,17岁开始跟外公学抄纸,传至他已是第五代。后因市场逐渐凋敝,他便外出去沿海跑运输打工。

  “四年前,一位曾在当地插队的老知青找我买手工纸,才逐渐捡起这门手艺。”黄隆根说,当他看到家中留着的这一套行头在角落荒废,不忍贡纸从此失传,便决定留在家乡造纸。

  黄隆根的制作工坊在自家两层土楼内,水不停地从纸槽房底流出,只见黄隆根将帘架往槽内一舀、一端,再往前一挑、往后一送,纸浆便覆满竹帘。捞出落帘,轻轻一揭,纸平摊在垫板上,越垒越厚如同一块米豆腐。一旁的焙纸房,纸被一张张贴在斜墙上,室温常年保持在四十摄氏度。

  “三十多道工序,只有我和叔叔王鲁生传承下来了。”黄隆根向记者描述了浏阳竹纸的“出生”过程:将当地刚生长的楠竹笋竹砍下,经过归堆浸制后,洗出丝壳晾干,再将丝壳浸上石灰,之后漂净,再用碱蒸制成纸料,经脚磨成竹蔴,尔后用手工做成水纸,烘干后便成了一张文化用纸。

  复杂的工艺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兼顾整个流程,黄隆根于是发动一家八口人齐上阵。虽然收入无法与在外跑运输时相提并论,但他对古山贡纸的复兴寄予厚望。

  “这种纸无污染、不上潮、不易碎,尤其适宜书画。”黄隆根说,通过这几年的口碑相传,已有不少美术师生慕名而来,买上几叠手工纸。

  为挽救这一宝贵的民间技艺,杨福音等人发起了保护倡议,向外大力推介浏阳古山贡纸。

  “儿子还在外读大学,他毕业之后我会让他学这门手艺。”黄隆根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抄纸,用现代方法来传承发扬这项古老的技艺。(完)

浏阳古山贡纸:五代人的坚守传承湖南社会

记者谢樱-06-:58:59

新华社长沙6月30日电(记者谢樱)取材于当地山坡上漫野的大片笋竹,按照几百年前最传统的方法进行纯手工造纸,黄隆根家族五代坚守传承手工贡纸制作,目前已是浏阳仅存的贡纸级别制作者。

黄隆根居住在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上洪社区道官冲组,地处中国中部山区。浏阳手工制纸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元之前。在清乾隆年间,浏阳纸被朝廷官府纳用,始有“贡纸”之称。

据《湖南民国经济史料选刊》记载:“浏阳造纸技术之精,纸品之佳,省内无出其右者。”在民国时期,这一地区被称为“石古山”。浏阳石古山的纸农唐三祥、唐智祥自抄古山牌贡纸,参加南洋纸张比赛分别获得金牌、银牌奖,产品远销东南亚。

造纸因此在浏阳周边迅速发展起来,很多农户家里都建有纸槽作坊,从业人数众多,形成了家族、亲缘、师徒传教体系。直至21世纪,手工造纸技艺逐渐没落,许多造纸坊也相继关闭。

黄隆根出生在当地一个祖传的抄纸世家,传至他已是第五代。年幼时,黄隆根便跟着父辈学技艺,但后来因市场逐渐凋敝,他外出沿海跑运输打工。4年前,一位曾在当地插队当知青的老人找到他,想买一些手工纸,黄隆根才重新捡起这门手艺。

当地楠竹的笋竹是造纸的好原料。将长至四五米高的笋竹砍下来,经过归堆浸制后,洗出丝壳,晾干挑回家里,再将丝壳浸上石灰,之后漂净,再用碱蒸制成纸料,经过脚磨成竹蔴,尔后用手工做成水纸,烘干后便成了一张文化用纸。

康熙年间,史书记载定居于浏阳的邱氏父子便如此造纸。几百年后,黄隆根一家八口仍然采用同样的技艺。

这种古法纯手工造纸,无污染,纤维长,保存几十年纸面如新,不上潮、不易碎,尤其适宜书画,有着机器纸不可取代的优点。

黄隆根不懂广告营销,更不会使用电子商务让贡纸飞出山沟,他们每天生产的纸全凭顾客上门购买。几年来,这座位于深山老林的小作坊,通过使用者的口碑相传而声名远播,一位位慕名而来的艺术家、美术师生不惜坐飞机远地赶来,只为买上几叠手工纸。

“看着不远万里前来的顾客,我心里特别感动。”黄隆根说,“虽然出去打工挣钱更多,但我不想让这项技艺失传。”

“古山贡纸在新机器纸的冲击下濒于绝迹,大量纸槽关闭,精于抄纸的师傅逐渐老去,只剩下这一家尚可生产高等级贡纸。”湘籍著名书画家、散文家杨福音说。

为了挽救这一宝贵的民间技艺,杨福音发起了保护古山贡纸的倡议,向世人大力推介浏阳古山贡纸。长沙市文广新局、非遗保护中心随即给予大力支持,联合多方力量发起了一场“拯救”古山贡纸的公益行动。

48岁的黄隆根,如今最大的愿望是浏阳贡纸能够焕发新生。“儿子还在外读大学,他毕业之后会回来学艺,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抄纸,用现代方法来传承发扬这项古老的技艺。”他说。

杨福音艺术馆

高雅的艺术,平民的姿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