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菜的大市场~ “村里的手撕干焙鱼、梅干菜,那都是山里的宝贝,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农产品进了浏阳蒸菜的蒸锅,就潜藏了不少在外的人浏阳蒸菜情结。” 11月17日,省党代表廖冰这样给新南桥村村民如何增收把脉。按照这个村的规划,新南桥村美丽乡村建设在村民增收上,将按照四大板块布局,农产品搭上浏阳蒸菜的快车便是一个渠道。 廖冰是浏阳枨冲镇新南桥村村委会主任。这个村是由原先的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特点”,廖冰说。四个自然村有的生态保护好,地势平坦,适合种养,有的保留着花炮产业,有的有浏阳蒸菜制作传统,有的以生姜、芋头等作物种植为主。 闲置的花炮厂房生产浏阳蒸菜原材料 如何依靠产业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新南桥村已经有了规划,根据原先四个自然村的产业状况来布局。她以蒸菜产业为例说,新南桥村有多户人家在长沙、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经营浏阳蒸菜。目前新南桥村又部分退出了花炮产业,大量厂房已经闲置下来。这个村将考虑将这些厂房进行改造,生产专门的浏阳蒸菜原材料,再通过在外的新南桥村人将浏阳蒸菜原材料卖到江浙沪去。“今后,新南桥村还将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发展农家乐”。 相关新闻: 投资70万在昆明开蒸菜店,一年就回本!浏阳蒸菜怎么火成这样? 吃了那么多年的浏阳蒸菜,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浏阳蒸菜起源: 浏阳是蒸菜之乡,浏阳蒸菜起源于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的上游——大围山脚下的东区乡镇,隶属于湘菜系列。元代、明代,由于战乱,造成浏阳“地广人稀、不见炊烟”的惨象,使浏阳周边省份的人口大量迁徒到浏阳。 据《浏阳县志》记载,“宋德佑二年(年),元兵破谭(潭州,今长沙),浏遭歼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民间也有“朱元璋与陈友谅打仗,因浏阳人支持陈友谅,朱元璋血洗浏阳”的传说。 浏阳蒸菜最早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老百姓为反抗官府躲避抓丁而准备一天的饭菜,在蒸饭的时候整好几个菜碗放到饭甑里一起蒸,只要饭蒸熟了菜也就熟了,端起饭甑就可以吃饭,这样节省了做饭时间,也尽量少见炊烟。在极端时期(强收锅、炉,发现炊烟抓丁时期),利用夜晚做饭菜,看不到饮烟,有利于隐蔽。那时的菜肴主要是干菜、腊货、坛子菜,便于保存且方便快捷,这一习俗被广泛流传,沿袭至今,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风味菜系。 潇湘晨报记者颜宇东实习生唐雪雯 责编 彭迪 编审 陈江高雨 新月半岛·爱的三部曲之最美新娘评选投票及婚纱跑报名请戳下面阅读原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