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碗肉丝粉,多放辣椒和酸菜肉沫”! 叭唧叭唧......呼噜呼噜……美! “嗯……老板,再来碗三两的,多放辣椒、花生米和牛肉” 叭唧叭唧……呼噜呼噜……爽! “吃货小编你这是又去哪胡吃海喝了?” 小编妹子也是爱吃粉呀,每天起来的动力就是去吃粉,究竟哪里的粉让小编妹子如此痴迷! 噔噔噔~ 就在恒大影城附近,靠石磨磨出米浆,然后上蒸笼烫出的米面,再裁成条儿,滋遛滋遛儿的,小编一口气可以吃三碗的! 一边用石磨将浸泡后的大米磨成粘稠状,一边做成粉条,一会功夫手工面条便做成。 记者彭红霞 这是一家新开不久的面铺,面店一角,老板娘正在烫米面皮子,一块块透明粉皮悬挂在竹竿上,热气腾腾。顾客们兴致勃勃看着,不停拍着照留作纪念。 近两年,为迎合居民怀旧情怀,浏阳商家还原了不少老旧食品,如花片、人参米、马尾酥等等,做“米面皮子”的面店也冒出了好多家,但基本都还原了“烫粉皮”的程序,“磨米浆”的部分则暂无人挑战。 泡米 滤干水的米倒入石磨中 而眼前这个角落,两块洗衣盆那么大的磨石摆放在一起,呜呜响着,正旋转着作业,白色米浆水从磨石中间不停流淌下来,很快就装满了小半桶。老板娘麻利拿着长把勺子舀起一小勺倒入圆形铝盆中,随后放入旁边的蒸锅中。等打开蒸锅时,一阵阵热气腾空而起,一盘米面皮子就凝固成块了。 “你们年轻人没见过吧?我们对它可太有印象了。”一位年纪偏大的顾客告诉记者,生活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浏阳人,几乎都吃过这种地方食品,在食物匮乏的年代,靠着两块磨石和一个铝盆,不要多费力就能做出来的米粉,得到了万千人家的认可和喜爱,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浏阳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网络配图 上好的汤配上石磨的粉,再码上地道风味码子,来,干了这碗正宗浏阳石磨米粉! 除了石磨粉,小编诚意奉上 网传浏阳最好吃的早餐手绘地图,欢迎吃货们补充 这些韵味的浏阳自制特产你都吃过吗? 紫苏杨梅 糯米条儿 摄影:彭红霞 记者:张玲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