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做就做到最好。”这句话是浏阳市义工联合会会长罗加辉的座右铭,也是她人生经历的印证。 年下岗,罗加辉开始自谋职业,多年艰苦创业,自办了一个旅行社。“小家”中的一家三口生活稳定、幸福。 年,她开始走上公益道路,并于年和爱心人士一起组建浏阳市义工联合会。 如今,浏阳市义工联合会这个“大家”不断发展,8年来,开展了多场大型公益活动,带动80万人次做公益,服务群众50万人次,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小时。 不管“大家”还是“小家”,罗加辉热心公益的精神一直贯穿其中。 下岗女工再创业 在前段时间,罗加辉的母亲生病住院了,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罗加辉却给母亲同病房的病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很细心、很体贴”,这是病友们给罗加辉的评价。罗加辉听到后,只是笑笑,说了一句:“做习惯了。” “做习惯了”,对于曾是下岗女工的罗加辉来说,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年下岗后自谋职业,经过多年艰苦创业,自办一家旅行社。 年汶川地震后,罗加辉发动公司员工内部捐款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多次赴地震灾区参加援助。 年,罗加辉和众多爱心人士一起,组建了浏阳市义工联合会。成立至今,义工联所需费用大多由罗加辉的旅行社收入来补贴。 在一次走访贫困学生过程中,罗加辉听说一位贫困学生,因丢失了50元伙食费后,原本优异的成绩突然大幅下降。经过多方打听,罗加辉才知道,原来这50元是该学生患病的父母攒下鸡蛋换来的生活费。 这件事让罗加辉深受触动。回到家中,罗加辉向丈夫转述了这件事,并向丈夫提出设立教育基金的想法,丈夫沉吟良久,说:“我支持你!” 年,罗加辉夫妻二人在浏阳市田家炳中学捐款20万元,设立了教育基金。该教育基金每年都资助4个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 不但自己捐助贫困学生,罗加辉还积极联络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采取“一助一”的办法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到现在,已经有近万个孩子得到过帮助。孩子们亲切地称罗加辉为“罗妈妈”。 而最让她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被资助的孩子也加入到了义工的行列当中,将爱心进行传承。“有曾被资助过的学生,在大学开始做公益,还在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而这也正是罗加辉最愿意看到的。她说:“做公益,其实不一定要有钱,有一颗爱心就足够了。如果人人都来做公益,那这个世界就太美好了,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情景。” “小家”热心公益,公益“大家”不断壮大 在义工们心里,罗加辉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她就像个永远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家人心目中,罗加辉更是家里的标杆,学习的榜样。 在罗加辉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从小就懂得分享”。罗加辉说,女儿小的时候,就经常会跟山区的小孩分享自己的心爱的物品。 “妈妈,我找到组织了。”女儿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不到半个月就高兴的给罗加辉打来电话,原来罗加辉的女儿一去北京,就开始寻找当地的公益组织,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 就在前不久,罗加辉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多所名校录取。而让罗加辉意外的是,其女儿最终选择了社会公益管理专业,惊喜之余,罗加辉对女儿很有信心:“我不会干涉她的选择,她自己知道想要什么。” “小家”热心公益,罗加辉的公益“大家”也是其乐融融。 每逢节假日,罗加辉一家当年资助过的寒门学子,都会来看望亲爱的罗妈妈,聊聊学习、工作、生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原本的三口之家,早已成为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而义工联这个大家庭更是在不断壮大。 如今,浏阳市义工联合会有0多名义工。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在保护地球、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在湖湘百公里毅行、浏阳国际花炮节、水果节等大型活动中,到处都能看到罗加辉以及其他义工们的身影。义工联成立8年来,开展了多场大型公益活动,带动80万人次做公益,服务群众50万人次,罗加辉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小时。 公益,早已融进了罗加辉的血液之中,她说:“公益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敢想象,我的生活里没有公益会变成什么样。”而对于义工联的未来,罗加辉也是目标明确:“一是常态化活动会覆盖到各乡镇、到村,争取人人都能做公益。另外,要走品牌化道路,对接好外来优秀资源,比如阿里巴巴、壹基金等,走专业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