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遗传 https://m-mip.39.net/nk/mipso_6511050.html编者按:浏阳有俗语“茶三酒四烟八杆。”也就是说客人来了,泡茶要连泡三碗,敬酒至少要敬上四杯,送烟要送上多次。由此可见在浏阳的民俗文化中,茶、烟、酒有着重要的地位。本周作者逐期为读者介绍千年古县浏阳的茶、烟、酒文化,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补充完善。吸烟之俗,清朝传入浏阳境内,渐次传开后,吸者甚众。多系男性,也有女性,女性烟民一般年龄偏大。吸烟的方式有吸水烟袋、吸旱烟杆、吸鼻烟、吸纸烟(卷烟)等。清末民国时期,还有吸鸦片烟的陋习。吸烟有提神的刺激作用,吸食者往往久吸成瘾,戒之甚难。境内出产土烟,多数自产自销。据县志记载,民国25年()全县种植土烟亩,总产吨。过去浏阳烟业分为刨烟和卷烟两个行业。刨烟业于清光绪元年()由福建人传入,迄民国23年()县城共有刨烟店10家,年产烟丝担(公斤),产值21银元,主销县内和江西毗邻地区。卷烟业在民国初期仅有震湘裕一家,民国23年增至两家,民国32年之后经营此业者颇多。早期盛行用旱烟杆或水烟壶吸食丝烟,有的吸老叶子烟、毛巴烟。旱烟是将烟切细,借助烟筒抽吸,烟筒有长烟杆、短烟杆之分。水烟是借助水烟袋吸用。吸烟之人讲究烟具的精致。水烟筒多用铜、锡等金属制成,高档的有银质或镀金的;旱烟杆长的达1.3米,烟斗粗重,多为黄铜或合金制成,烟杆为铁质。有的人不惜花重金购玉石制作水烟壶或旱烟杆的烟嘴,并请匠人在水烟壶和旱烟杆上雕刻寓意吉祥的民俗花纹图案,考究的烟具往往成为富人的随身饰品。旧时鼻烟只有少数官僚、富商吸用。用时在烟中加入麝香等名贵药材,研成细末,放人贵重的鼻烟壶内,将烟末吸人鼻中,顿觉辛辣芳香,臭塞开通,提神醒脑。清朝后期,鸦片烟传入浏阳境内,一些达官显贵和土豪劣绅及富家子弟吸食上瘾。民国初期,吸者渐多,因而有“土膏店”和烟馆出现。鸦片吸后虽有短暂飘飘欲仙之感,久吸则黄皮寡瘦,丧失体能。很多人因吸鸦片烟成瘾,而放弃正业,甚至耗费巨资以致倾家荡产。民众对吸鸦片烟者极为鄙视,斥为“鸦片烟鬼”。民国时期,虽明令禁吸鸦片,然少数人仍暗中偷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群众性的禁烟运动,吸者禁绝。卷烟民间俗称“纸烟”,出现较晚。初入境内很少有人问津。民国初年,商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法推销,时有推销之人敲锣打鼓,在人群密集的街口地段向往来行人奉送卷烟。卷烟入境后,传播迅速而普遍,逐渐取代传统的自制旱烟、水烟。除乡间少数农民还自制晒烟卷成“喇叭筒”抽吸外,吸烟之人普遍抽吸机制卷烟。吸烟者点烟,或取火炭点燃烟丝,或以长烟杆烟斗直接燎于火上,或划火柴点烟,或火镰取火,或用打火机点烟。乡村之人围聚火炉闲聊时,普遍习惯直接取火炭点烟,外出则多用火柴、打火机。以烟待客之俗广为流行。无论城乡,客人到家必先敬烟。主人要双手敬,客人也要双手接,才算有礼。主人还要主动为客人点烟。为他人点烟,忌“一火点三支”,即划一根火柴或按一次打火机,连续点燃三个朋友手中的烟,俗称“三火”,与“散伙”谐音,视为不吉利。请人到家帮忙做工,或请匠人做手艺工夫,也要敬烟招待。旧时请工,大多送一把烟叶或一包烟丝,作为一日之用,以示尊敬;今请人帮工,一般每天送一包卷烟招待。如遇婚丧喜庆,则请专人招待客人烟茶,从事这项职业的叫“茶烟户”。旧时兴抽水烟,此人须随身带一种特制的水烟袋,烟杆长三四尺。当客人入坐后,待客之人将烟嘴伸向客人面前,让客人接过烟嘴吸食,并替客人将烟丝按入烟锅,然后点燃烟丝。一般,每位客人可吸食三锅烟。随着卷烟的普及,此职业失传。 鸣谢:淳口镇人民政府 风俗里的浏阳系列浏阳民俗文化中的酒:无酒不成宴粗肴鲁酒宴亲朋——浏阳酒席习俗漫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浏阳婚嫁习俗家和万事兴——浏阳家庭习俗漫谈丰年留客足鸡豚——浏阳饮食生活习俗浏阳节日习俗之中元:七月半鬼乱窜(内附12大禁忌)龙舟竞渡话升平——浏阳端午习俗漫谈月到中秋分外明——浏阳中秋习俗漫谈 刘正初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