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 年2至7月“中国好人榜” 此次共有名身边好人 荣登“中国好人榜” 其中,浏阳1人榜上有名 他就是人民功臣 甘厚美 人物故事 甘厚美,湖南浏阳人。年入伍,在战场历经九死一生,屡立战功,年退役归家之时拒绝优待,回乡之后默默奉献,深藏功名数十年。 八月,湘赣边区罗霄山脉井冈山西麓,山高林密,草木葳蕤,溪谷纵横。92年前,秋收起义部队在今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会师。毛泽东在此主持前委会议,及时做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进军农村的决定,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思想。文家市会师,对中国革命、中国军队命运具有重大转折意义。92年后,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个感人故事正被人们广为传颂:有位身经百战的九旬退伍老英雄扎根湘赣边,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做煤矿井下工人等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工作,在淡泊、清贫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深藏功名数十年。 这位可敬的老英雄名叫甘厚美,今年92岁。在解放战争九死一生的战火硝烟里,他浴血奋战,立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浴血奋战为家国 年,甘厚美21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那年7月,经朋友介绍,甘厚美在湖北省谷城县入伍。此后,在南征北战的岁月里,他先后经历了2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 因为思想进步、表现出色,年5月,他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那时距离他进入部队还不到1年时间。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决胜阶段,安康成为解放陕南和进入大西南的一把非常关键的“钥匙”。为了抢夺这把“钥匙”,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解放军接连攻破国民党部队三道防线后,胡宗南孤注一掷,急调三个半军置于安康城南牛蹄岭,妄图凭借天然屏障,负隅顽抗。因地形阻碍,我军先后与胡宗南部拼了8次刺刀,敌军有重机枪手据守,导致我方伤亡惨重,力量不足。“那时我是机枪连战士,后来也上前线跟敌人拼刺刀。”甘老说:“战场上到处都是明晃晃的刺刀,战友们都忘了害怕,我一路奋勇拼杀刺倒了好几个敌人,直到被敌人从背后偷袭刺伤倒地。” 在这场战斗中,甘厚美右手臂和腹部受重伤,心存死志的他紧紧抱着一个敌人,翻滚下山,左腿又摔成了重伤,当场不省人事。直到清扫战场,战友们才发现满身是血、奄奄一息的他。因为作战英勇无畏,甘厚美被记特功,折合一等功一次,随后又被批准“火线转正”,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相关档案材料显示,甘厚美随军转战湖北、安徽、陕西、四川等省市,先后被授予淮海战役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等勋章,以及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纪念章。 解甲归田守初心 年,甘厚美在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文化速成中学完成学习后,伤病复发,无法再回归军营。当年5月,经部队批准,入伍已10年的他,复员回到家乡浏阳。按当时规定,甘厚美本来有资格作为伤残军人复员,但他却拒绝了。甘老说:“那时我才30出头,虽有伤病,但心中想着绝不能成为国家包袱。” 起初,组织拟安排甘厚美到浏阳大瑶二中任教员,但在师训班培训3个月后,因腿伤严重,无法长时间站立,未能到校任教。后来,甘厚美在文家市搬运队担任会计。由于旧伤反复发作,公社党委同医院治疗。这次治病持续将近1年半时间,总共花掉医药费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按规定甘厚美可以公费报销。但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他却拒绝报销。 “我用的是我的转业费和其他积蓄,这本身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我不能再去占公家的便宜。”甘老说,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很苦,不少农民还吃不饱穿不暖。身边的一切让他觉得,“身为党员不能搞特殊”。治病结束后,甘厚美在家休养了将近3年时间,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年7月至年1月,他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文家市粮站、清江水库、文家市革命圣地(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基层工作,自始至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年2月,甘厚美到国有企业文家市煤矿工作,先后在分矿、总矿当井下工人、司务、保管、组织委员、采购等平凡工作,直至年12月退休。 “我们那时都在采煤队工作,下井采煤很脏很累,他从来不讲价钱,总是安排什么就做什么。”70多岁的工友孙见梅说,“我们那时只知道甘老当过兵,打过仗,但是不知道他还立过这么多战功,获得过这么多荣誉,他从来不说。”在井下干了一段时间后,煤矿领导考虑到甘厚美年纪不小,身上又有伤,就安排他在煤矿当保管员。现年70多岁的工友彭林付说,井下工人三班倒,井上保管员就甘老一个人,但不管工友什么时候有需求,甘老都能安排得妥妥帖帖。 守望传承树家风 在战场上,甘厚美是英勇杀敌的硬汉;在岗位上,他是兢兢业业的工人;在家里,他是公私分明的丈夫和父亲。在采访中,工友和乡邻都对甘家的家风家教赞不绝口。年,大儿子甘本淼高中毕业,便到生产队出工,干农活、做会计。年下半年,他成了村上小学的代课教师。年恢复高考,他考上了武汉一所大学。 “整个文家市,只有4个人上榜,别人体检都是家长陪着,就我是一个人,还因为脾脏大了些体检没通过,最终没去成武汉读大学。以父亲的资历,要是提个要求,组织肯定会关照的。”甘本淼坦言,当时对父亲还是有些埋怨的。“父亲常跟我们讲,想吃‘国家粮’(当地俗语,即做公职人员),就要自己努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他不会帮我们搞特殊。”甘本淼听了父亲的话,后来考取了茶陵师范,毕业后扎根乡村当了老师。 现如今,甘家其他几个儿子分别是厨师、工人、个体户……尽管普普通通,但全都是凭自己的本事挣钱吃饭养家。 建波是甘厚美的长孙,在文家市集镇上经营一家文具店。他对记者说:“爷爷是离休工人,看病买药可以报销;奶奶没有工作,买药要自己掏钱。爷爷从来没想过要给奶奶买点药,然后找国家报销,这种事他绝对不做。” “我小时候并不是很理解,还觉得爷爷不近人情,有点抠,不心疼奶奶。现在明白了,爷爷是公私分明,他不会因为自己功劳大、荣誉多,就揩国家的油。”甘建波说。 “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那点功劳不算什么。荣誉属于党属于部队,不属于我个人。国家给了我离休工人待遇,儿孙们对我也很好,我知足了。”甘老说。 让我们一起向“中国好人”甘厚美致敬!来源:中国文明网、微浏阳 编辑:9妹 审核:余智徐金粮 (点击图片查看信息) (点击图片查看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