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建党周年。年初,国内最知名的科学传播杂志之一《中国国家地理》聚焦湖南这片红色热土,倾情推出“湖南专辑”(上、下)。该篇文章为“湖南专辑”(下):人文篇的内容导读。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舞台。 湖南人栖息在三湘大地上。 他们创造了什么? 卷首语:湖南,中国内河航运的枢纽省 湖南是最具潜力的高速水道候选地 它具备成为中国水运网枢纽的潜力 如果湖南这条水上高速枢纽打造成功 除了沟通长江、西江一北一南这两条干线航运外 还能连接东西部水运网 经过长江干流和京杭大运河联动 打通我国从南到北的水运网络 形成京杭运河航运区、鄱阳湖航运区、 洞庭湖航运区、川江航运区、珠江航运区 五个成规模的航运区 湖南全省每天创造的财富 是亿元 一天创造的农业总值为15亿元 一天生产的茶叶为多吨 一天生产的猪牛羊肉为1.3万吨 一天生产的布匹有80万米长 一天生产的钢材是6.5万吨 一天的发电量近4亿度 一天的进出口总额是1.3亿美元…… 这些与兄弟省份相比,也都是非常突出的成绩。 ——《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丘陵上的湖南:人间烟火正浓时 (醴陵市区基本被丘陵环绕,湘江支流渌水穿城而过。王界明摄) 或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丘陵对湖南有着特殊意义 如果我们将湖南的城市人口地图和自然地图对比来看 (图为一家浏阳烟花工厂的厂房车间航拍图。遍布浏阳的丘陵地貌,为烟花生产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阻隔环境。姚彦摄) 就会发现 湖南绝大多数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商贸都在丘陵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丘陵是湖南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 工程机械:湖南的王牌产业 (在铁建重工位于湖南长沙的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钻进一台巨大的盾构机刀盘的缝隙里,进行检查。马宏杰摄) 近几十年来 中国在世界收获了“基建狂魔”的称号 这一称号背后 依托的是一个强大但低调的产业——工程机械 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板块中 湖南是最重要的那块拼图 (年初的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各地相继复工复产。在中联重科生产泵车的车间里,工人们都忙着加班赶工。马宏杰摄) 湖南还有一个“挖掘机指数” 堪称反映中国经济活力的指数地图 这里是中国的“辣椒中心” (湖南宁乡炭河古城举办的一场吃辣椒挑战赛,众多挑战者浸在漂满辣椒的冷水池里或满是冰块的冰桶中,进行吃辣椒比拼。杨华峰摄) 爱吃辣椒的省份很多 但湖南非同寻常 湖南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嗜辣地区 也是辣椒在中国的首个“超级传播中心” 湖南还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辣椒种业中心 拥有中国最大的辣椒种质库 (几种辣椒种子的放大照片,大小色泽略有差异,看起来像是一枚枚可口的“虾片”。) 不仅如此 辣椒可激发热情、振奋精神 辣椒遇上倔强的湖南人 更能迸发出刚烈血性与无畏气概 湖南米粉:最“湘”的味道 (吴小兵摄) 没什么比米粉更能体现湖南人的日常饮食 湖南人的一天是从嗦粉开始的 (吴小兵摄) 甚至湖南14个市州都演绎出自己独特的味道 面对广西螺蛳粉的产值突破百亿元 湖南人也正在尝试将湖南米粉推向全国 湖南人才的“百年怒放”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 这说的 是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群体爆发的独特人文现象 以及湖南人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 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逐步组建起一支骁勇的湖南军队——湘军。本页油画描绘了曾国藩招兵买马,组建湘军的场面。绘图/孙继宗) 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湖南人才更是呈现井喷式爆发 (湘潭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毛泽东同志故居。辜鹏博摄)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湖南“红色”人物的群体性崛起 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特殊人文现象 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除了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重要人物之外 湖南也出了很多科学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不同行业的知名人物 在地理学界 有知名地理学家邹代钧、傅角今、黄国璋、左大康等 (在担任西北联合大学地理系主任期间,黄国璋和其他老师带领学生考察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 在建筑学界 有与梁思成齐名的刘敦桢 (“湖南大学第二院”,出自中国著名建筑师刘敦桢先生之手。图源湖南大学) 在外交界 有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 (郭嵩焘) 在当今 湖南也有易烊千玺、李佳琦这样 在年轻人中具有影响力的明星 (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易烊千玺出席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新华社谢锷摄) 湖南的城市 各有各的精彩 这次 《中国国家地理》选取了 湖南最核心的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 及在不同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三座城市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