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诊断 http://m.39.net/pf/a_4591212.html

丰收的浏阳早橘。

最大的早橘树产量超过斤

尽管连续阴雨天气给全市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种了十多年早橘的汤功伏并不着急,每年坐在家里就能卖完早橘,今年也不例外,“开园半个月,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入园采摘,已经卖出去1万多斤了。”

浏阳早橘也称本地早,具有果肉鲜黄、柔嫩,果型饱满圆润的特点,“目前全市早橘种植面积在亩左右,因为相对于其他品种,成熟期要早,所以每到冬至前后都会形成采摘热。”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古鹏告诉记者。

文/图浏阳日报见习记者何瑶杰

“浏阳早橘”的诞生

昨日,走进沿溪镇大光社区村民汤功伏的果园里,漫山遍野的早橘把整个山头都被点缀得金光闪闪的,宛如一座“金山”。

“沿溪现有2家两百亩以上规模的早橘种植专业合作社,早橘产量估计将达到40多万斤,”大光社区书记王辉璋介绍,七八年的成年树平均产量达到了多斤,最大的早橘树产量超过斤。“我所知道的很少有哪个大户把早橘运到街上卖过,”溪江乡福田社区65岁的李庭金说,作为浏阳早橘的“创始人”,他种植了近40年的柑橘,最后得到他认可和保留的品种就只有早橘和南丰。

浏阳早橘名字的由来跟它本身一样有味道,“这都源于年的那场冰冻,我种的几百亩橘树都冻死了,来年春天,果园里却长出了几株新的柑橘树苗,”李庭金说,他当时并没有在意,后来才发现这几株“重生”的柑橘树与椪柑树有着明显的不同,不仅成熟期比椪柑要早,而且外观味道都要好。

“之后省农科院20多名专家连续三年来鉴定我所说的‘早熟椪橘’,并最终以‘浏阳早橘’命名了这个品种”,整个溪江乡的早橘种植热情就这样被李庭金带动了,目前该乡规模种植超过多亩,小规模、家庭式的种植户不计其数。

自主采摘,体验式休闲农业受追捧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口味,近年来不少果农都已经尝到了甜头,“浏阳早橘”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不少果农还利用设备栽培早橘,提高早橘产量和质量,发展林下经济,全面利用土地,发挥体验式休闲农业优势。

古港镇古城社区村民李春根今年就引进了大棚种植,大棚种植有利于延长柑橘的采摘期,产出的柑橘口味更好,怕寒怕冻的柑橘也基本不受天气影响,30个大棚里种了浏阳早橘、南丰和红橘等品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自主采摘带来的乐趣,52岁的李春根还在大棚里面养了不少土鸡,游客在采摘水果的同时还能买到土鸡和土鸡蛋。

浏阳早橘不单口味好,其树形也具有观赏性,“早橘树自然呈圆头形或半圆头形,种在家门口也很美观,”李庭金现在培育了不少浏阳早橘苗种,苗子三年挂果,四年丰产,不少人来他这里引种。

溪江乡长溪村的周才华前几年从师父李庭金那里引进浏阳早橘后,现在他和哥哥周才荣已经是坐拥4个山头的专业种植规模大户。“这些天都有数百人来我们果园采摘早橘、南丰和蜜柚等水果,每天卖出几千斤,收入一万多元,”周才华说,这比他以前养猪实在多了。

“上午我和朋友开车在浏东公路上看见了这片果园,下午办完事后返程路过,特意来这里体验采摘水果的乐趣,”来自江西省上栗县的小伙谭宗国说,虽然上栗县也有水果卖,但是完全体会不到这种自己采摘的感觉,而且刚摘下的新鲜水果味道更甜。

“浏阳早橘作为浏阳特产,是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食品,”古鹏告诉记者,现在我市早橘种植在溪江、古港、沿溪等乡镇相对集中,规模大户占比大,市农业局还计划在浏东公路沿线打造一条“百里水果走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