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6.html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陈郁琳刘莎罗晓芳周红珍訚椋平蒋萌萌黄柳喻彬彬董怀国图 张迪 风吹稻浪,金穗飘香,又是一年丰收季。 在9月22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9月20日,《浏阳日报》记者走访了浏阳的4名“新农人”,听他们讲述在稻花香中采撷丰收果实的故事。 其中,年纪最大的是获评“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的“60后”孔蒲中,年纪最小的是放弃稳定工作回村创业的“90后”黄明权。在他们的丰收故事背后,蕴藏着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变化。 创业丰收 “90后”帅小伙回乡开农场创业之路越走越明朗“他人很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金刚镇太子湖村,“90后”黄明权将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友芳种植的彩米过秤搬运上车,并现场结清了货款。今年71岁的陈友芳尝到了丰收的喜悦,言语中也充满感激之情。 因为自己患有冠心病,妻子患有乳腺癌,陈友芳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黄明权的带领下,陈友芳从今年开始种植彩米,“一亩能收公斤,收购价格为5元/公斤,比种植普通水稻效益高不少。” 黄明权出生于年,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年,从水稻育种专业毕业后,他加入了一家大型农业公司,成为了一名科研助理,“主要工作是进行水稻栽种试验,最多的一次栽种了上千个试验品种,每个品种几十株,连续干了三个月,腰都直不起来了。” “在三亚的基地时,经常能碰到袁隆平院士来调研,他还给我签字合影,非常和蔼可亲。”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穿完拖鞋穿套鞋”的生活,黄明权的能力和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在年,听说家乡搞旅游开发,黄明权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浏阳市桃树湾生态农场有限公司。 栽桃树、挤牛奶、种彩米……黄明权在发展个人农场之余,还带动了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彩米,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采取保底收购的模式解决村民后顾之忧。他通过多品种比较试验,选择了在当地产量较高的品种,将彩米亩产提升到了公斤。 “一开始将自己所有积蓄投了进去,但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到年才实现了收支平衡,直到去年农场收入有了盈余,但今年都投入到了秸秆回收的项目中了。”对于未来,黄明权信心满满,40亩的果园明年要大面积挂果了,他的创业之路也越来越明朗。 培育行动 浏阳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构建以教育培训、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培育制度,发展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浏阳市从年开始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采用“分段式,参与式,重实训”培育模式,整合各方面资源,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并通过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组织开展分类分产业培训。同时,按照需求导向,我市农业部门还开展了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及时记录职业农民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对考核合格者进行统一认定,目前,“新农人”成为了浏阳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养殖丰收 淡水基围虾养殖成功 今年产量实现翻番 “这一笼少说也有20公斤。”9月20日上午,撒网投食,再等上10来分钟,杨力和同伴在水塘边合力拉起地笼,只见一只只不安分的鲜虾在网里蹦跶,有些甚至跳出了网。 今年37岁的杨力,在年回到家乡大瑶镇汇丰村开办了百荷源生态家庭农场,并于去年试水养殖基围虾。眼下,基围虾进入了收获的季节,60亩的养殖基地,产量预计可以达到1.5万公斤。 然而,第一年的养殖并不成功。“去年那批虾苗携带有孢子虫,抵抗力弱,存活率低。”杨力算了笔账,养殖的第一年,不计人工成本,仅虾苗和饲料就亏了几万元。在心痛之余,他认真钻研养殖技术,经过考察后,今年从海南引进了一批虾苗,并请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检验,检测结果显示没有寄生虫。 基围虾属于海水虾,要在淡水中养殖,需要非常细致的操作,对水质也有很高的要求。从今年5月30日起,经过近10天的淡化,虾苗才能够下塘。在水塘中央有一个料台,可以对虾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把握虾的健康情况和对环境的适应程度等,以便及时做出管理上的调整和处理。“我们不使用抗生素,如果发现虾患有炎症的迹象,靠调理中药进行治疗。”杨力说。 历经3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等到了基围虾收获的季节,因为个头大且新鲜,很受市场欢迎,零售价能卖到70元每公斤,产品销往了大瑶及周边乡镇。“今年虾的产量不仅比去年翻番,质量也更好,所以价格也有所上浮。”杨力说。 种植丰收 稻田“父子兵”金秋抢收忙“这有个甲鱼,莫压坏了。”9月20日,在达浒镇金石村的稻田里,孔祥双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他正在收割水稻。而站在田埂上的孔蒲中急忙踢开脚上的凉鞋,一路小跑,从泥地里翻出了一个手掌两倍大小的甲鱼,笑着说,“一个也能卖一百多元呢。” 今年59岁的孔蒲中是孔蒲中生态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近年来,他以“稻鳖共生”为基础,大胆创新,先后让甲鱼、淡水鱼、泥鳅、黄鳝、鸡等在水稻田里实现“互惠共生”,探索出了“稻田+生态养殖”的新模式。 年1月,孔蒲中代表基层农民走进中南海向李克强总理提建议,并且在当年年底获评“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此后,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亩。今年,孔蒲中将农田进行了整理,并且套种了果树和丝瓜,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在获得总理接见后,他还是一样的实在、舍得来。”邻居卢长春说。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儿子孔祥双收割水稻,妻子则负责晒谷,孔蒲中既要运输还要指挥农业生产。一家人起早贪黑也忙不过来,还雇了几个村民来帮忙。“今年水稻长势好,但最近阴雨天气偏多,我们要抓紧时间抢收。”孔蒲中说。 随着“稻田+生态养殖”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孔蒲中的家庭农场与几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接下来,他计划打造一个“稻田公园”,让乡村既产粮食又有风景,发展旅游带动增收。 扶贫丰收 产业帮扶贫困户户优质大米供不应求金秋时节,张坊镇田溪村遍地金黄,水稻随着微风摇摆。收割机在连片的稻田中来回穿梭,这些优质的水稻经过精加工后,包装成为“田螺溪”品牌大米,“身价”也将大幅提升。 田溪村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实现脱贫致富是摆在支村两委和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年,在张坊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周检生回乡创建了浏阳市丰兴种养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田螺溪”的商标,开始打造优质大米品牌。 今年40岁的周检生虽然出生在农村,但过去的主业是摩托销售和工程建设,对于农业,他是个“门外汉”,“一开始光顾着搞种植,忘了及时成立合作社,导致许多政策补贴都不能享受。”周检生说,尽管遭遇了一些波折,但是通过不断摸索,同时在亲友的帮助下,他们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余亩。 年以来,丰兴种养专业合作社连续两年对本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实施订单收购、赊销种子、肥料等物资,并提供种养技术服务,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今年我种了8亩水稻,明年还要扩大一倍。”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田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郭传林今年喜获丰收。 如今,90%以上的“田螺溪”大米都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回头客越来越多,产品也供不应求。周检生介绍,去年“田螺溪”大米的销售额超过万元,今年随着种植面积扩大,销售额预计可以增加60%左右。 产业扶贫数据 全市以实施“个十百千”产业扶贫工程为总揽,即建设1个产业扶贫服务中心、培育10个长效产业、打造个特色产业基地、树立0名产业就业脱贫典型,打造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增收体系,最大限度发挥产业就业支撑作用。根据镇村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精心选定生态米、小水果、乡村旅游等十项长效扶贫产业,量身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实效的扶贫产业基地,发展了1.1万亩优质稻、亩油茶、亩蔬菜、3亩花木等,基本实现“一村一业”。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参与产业扶贫的主体,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合作模式,引导骨干企业和致富能手带动贫困户兴产业、增收入、学本领。去年以来发动家企业(合作社),实施扶贫项目个,打造产业扶贫基地个,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基地)个,带动了1.48万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和就业。 此外,创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品浏香”,为零散的扶贫产品提供统一运营、统一包装、统一仓储、统一配送和统一质量保证。引导平台与62个产业扶贫基地签约,覆盖贫困户余户。 更多精彩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