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露不可滥用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qiujiu/m/50390.html 由左至右: 王韵律老师,李玥老师,初二(13)班唐梓尧,初三(4)班戴玥丞,初二(20)班杜冠成,初二(16)班宋泽卿,燕翼翔老师 赛事详情年11月20日,经过一整天紧张激烈的比赛,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年“金陵杯”中小学生科技创意制作挑战赛决赛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体育馆中落下帷幕。 金陵汇文“墨者”队于9月初成立。墨家是古代最重视工程技术的一个学派,既有“兼爱”、“非攻”的道义纲领,又有机械设计的精密计算,因而参赛队取名为“墨者”。 在老师的指导下,组员分工协作,调试机器人、制作乐器、制作支架、制作乐手、改编乐曲,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初二初三功课繁忙,但队员们均利用课余时间集中训练,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调查研究与工程设计队员们首先查证了“和鸣”二字的出处和意义——和鸣意为互相应和而鸣。在本项目中,我们以敲击乐的方式,用编钟奏响中国的传统音乐。 编钟是我国传统的礼乐重器,是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声音的载体与象征。距今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被称为“稀世珍宝”、“世界奇迹”,代表了人类青铜文化发展的巅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伟大贡献。 组员设计并制作的乐器及支架 组员设计并制作的乐手 编钟制作与乐曲改编编钟选材使用大小不一的金属钢片,主要是考虑到金属音色响亮、声音清脆,与中国传统乐器“编钟”有相似之处。队员们在支架顶部做了一个漂亮的屋顶,除了学校名称标识之外,我们还印上了队伍的队名:我们是来自金陵汇文的“墨者”,而乐手则为渔夫造型,由组员动手为乐手画样裁剪装饰。 在乐曲方面,考虑到此次设计一共5片钢片,即演奏5个音符,分别为do、re、mi、so、la,为中国传统的五音调式。乐曲选择《浏阳河》片段,这首曲子极富中国特色,改编后只需奏响上述5个音符且无升降号。 燕老师指导队员进行程序调试 队员在制作巡线地图 机器人在进行演奏 燕老师指导队员进行设计 程序调试并成功演奏比赛时机器人须按照规定路线自主行走,考虑巡线中斜线、十字线和曲线的不同组合,计算机程序编制可能出现的64种路线。在调试程序时遇到了各种困难,如机器人误判,走错路径;程序无法下载,反复报错;明明跑成功了,可是再重复运作又报错等。面对这些困难,组员们团结一致,互相鼓励,使用了重新格式化、换下载线等方法,不断修改调试,最终成功实现机器人巡线 四个组员相互配合,对整套巡线设备进行了调整,包括对乐器和乐手进行进一步装饰;对敲击部位进行微调以确保发音准确等。最终成功实现了以下所有步骤:机器人巡线——找到乐器——完成演奏《浏阳河》片段。 队员在制作支架 队员在制作巡线图 指导老师与队员们在机器人教室合影 比赛瞬间 比赛进行中 答辩进行中 队员感想: 初二(20)班杜冠成我在“和鸣”项目中负责音乐改编及决赛中的答辩部分。 选用《浏阳河》片段是出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考虑,而由于音片不能奏出半音,以及机器人弹奏音符的数量限制,我将乐曲进行了调式转换;在调试过程中,我和组员们一起对乐器和乐手进行进一步装饰,对敲击部位进行微调以确保发音准确等。 当机器人成功巡线演奏后,我信心满满的将项目整个过程娓娓道来,从最初的调查研究——了解“和鸣”出处与意义,到工程设计——设计乐器、支架与乐手,一直到实践操作——调试机器人巡线并成功演奏,我的汇报最终赢来了评委老师的掌声。 我觉得,这次活动意义非凡,是一次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四位组员在“和鸣”项目中收获颇丰,除了亲手制作调试带来的成就感之外,原本并不相识的四位小伙伴进一步懂得了团结协作、坚持奋斗、敢于挑战,不畏艰难的道理。 我们是最棒的“墨者”! 指导老师和队员们在决赛场馆合影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