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微浏阳”快速感谢您目前浏阳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帐号eliuyang。如果您尚未,您可以点击标题下方的“微浏阳”我们。 南川河从金钟湖发源,经改江河而下进入浏阳时,以这个转弯开始。 走读南川河,其实更像是一次旅行,抑或可称之为探索旅行。关于南川河的过去,于不少浏阳人、甚至是称其为“母亲河”的南区人而言,都知之甚少;而即便是翻阅浏阳县水利志,涉及南川河的些许记载,也仅是寥寥数语:源于江西万载金钟湖,蜿蜒而下,经浏阳入醴陵,汇渌江而入湘江。至于从何处入浏阳,又是从何处经浏阳入醴陵,均无详载。 此次,我们溯溪至江西万载黄茅镇大土村,再折回沿南川河而下,经文家市、过澄潭江、访金刚头,再入醴陵,跨两省三县,探访这条至今仍有着三个名字的河流。 流经南区五镇的河,从金钟湖而来 关于南川河源头的记载,在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曾有如此表述:金钟湖水分二派:东流为龙江,西流入浏阳县之浏水。 后经查证,如今在江西万载,确实有一条称之为锦江的河流穿境而过,而这条河,当地人俗称之为龙河。显然,此河与《读史方舆纪要》所说无异。而从金钟湖水分下的另一派,入浏阳县之浏水,所指自然便是今人所称南川河了。只不过,南川河并没有如顾祖禹所言,注入浏阳河,而是经醴陵后,入了湘江。 此后,在年编印的《浏阳乡村概貌》中,介绍文家市镇岩前村时,开头第一句即是:岩前村位于文家市镇东部、地处湘赣边界,是南川河发源地。那么,南川河源头到底在哪?4月16日,走读南川河便从寻找源头开始。 沿岩前村一路东行,越往里走,山势越高,山林越密,河道越窄,直到位于湘赣边界的文家市镇岩前村周家塘。当地八十高龄的老人黄煜赞跟我们说起了南川河的源头所在:“我曾经沿着河去过黄茅金钟湖那边,当地确实有一座湖,河水就是从那湖里流下来的。” 尽管年事已高,不过生于此、长于此的老人,如今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站在自家地坪,遥望远处,老人的思绪便回到了年轻时——因为妻子王正秀是万载县黄茅镇人,家中仅有两女,为照顾岳父母,结婚三年后,黄煜赞便与妻子来到黄茅镇伺候两位老人。 此间,黄煜赞为生活所需,曾至金钟湖边帮人造纸。“那可是大山里,到处都是高山、大树,那湖也有几亩水面宽。”黄煜赞慢慢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印象中的金钟湖。 金钟湖,因当地人传闻湖中有金钟而得名,湖水碧绿,深不见底。相传在这金钟湖里有口两人合抱大的金钟。每当太阳下山的傍晚时分,站在湖边便能听到隐隐约约的钟声,湖面绿水也泛着一片金黄的颜色。 过周家塘,入得万载县黄茅镇大土村,沿蜿蜒村道前行数里,本欲探寻金钟湖,然终因路不再与河“同行”,无法继续前行。当地一六旬老人谢荣镇遥指高山,告诉我们:“若要前往,需翻山越岭,走上大约半天时间,如果开车,那是没办法去的。” 流到醴陵的南川河,被称为澄潭江 一座写着“湘赣友谊”四个大字的石桥,是我们在文家市镇岩广公路尽头看到的湘赣两省界标。桥下,河水从江西流入浏阳,之后,突然拐一个弯,直奔下游去了。 此桥以东,是万载县黄茅镇大土村,而当地人更愿意称之为“改江”,流经于此的河,自然而然地被称之为“改江河”。 河水涓涓,一直流淌到醴陵。与南川河进入浏阳段以一个转弯开始一样,南川河从浏阳流入醴陵的地方,也有一个转弯。而更有意思的是,在南川河由浏阳入醴陵的地方,仍位于湘赣边界处。 南川河流经了文家市、中和、澄潭江、大瑶四个乡镇后,在进入金刚镇太子湖村时,此处的河道已经有近百米宽。站在一座全长米、横跨南川河的沙江大桥上,往下游望去,本来笔直的河道,却在一处矮山前来了个近90度的转弯,宛如一位多情的少女,半转身回望浏阳之后,又依依不舍地朝醴陵而去。 太子湖村村主任胡凡亮指着河湾向我们介绍:那个河湾,曾经是一个很长的河滩,当地人叫青山滩,“在经过河道治理之后,现在那个河滩已经不复存在,只有河岸那一排柳树与杨树一直保留。”胡凡亮口中所说的青山滩,便是南川河在浏阳与醴陵两个县(市)的交界处了。 沿着河堤,一直往下游而去,便进入了醴陵市富里镇,现年71岁的陈友星一直住在南川河边,在与我们谈及从浏阳流过来的这条河流时,他的回答让我们有些始料不及:“我们都叫这条河为澄潭江,并不是南川河。” 他随即补充道:“澄潭江一直流到双河口,与萍乡那边流过来的萍水汇合,从那里以下,都叫做渌水了。”不过,至于为何当地人会称其为“澄潭江”,陈友星也说不出个原委。此后,在富里镇当地,我们就“澄潭江”这一河道名称询问多位当地人,均只知其名,不知其由。 对此,我们也专程致电醴陵市水利部门进行求证,得到的答复也是:我们的确是称其为澄潭江。至于其中原委,对方则称:“未曾考证,大抵是约定俗成的这么叫吧。” 历史钩沉南川河上曾经水运繁忙 南川河虽然河道多湾、斗折蛇行,但在陆上运输尚不发达的年代,却是南区十分重要的航道。 根据《浏阳交通志》记载,解放初期,从文家市岩前至澄潭江太平桥段,还能通行竹排木筏,太平桥以下,甚至可通行5至8吨木帆船。而在南川河流经的五个乡镇镇志中,也都相应地有着关于南川河水运的记载,其中在澄潭江境内就形成了三个著名的码头——太平桥、上码和何家。 “当时这河上都有不少船只往来。”家住澄潭江集镇社区上码片的76岁老人徐尧台,对于南川河上曾经繁忙的水运依然有印象。他介绍,当时因为河上水运繁忙,沿河两岸不但形成了诸多货物集散的码头,茶馆、饭店、旅社等也都应运而生。河面上艄公号子一响,老板娘便站在河边,招呼船工上岸休息。 “夏天卖凉粉,冬天卖温酒,生意可是火爆得不行。”至于船上所载何物,徐尧台表示,大多是南区的煤炭、鞭炮、夏布、土纸等物产。 与南川河澄潭江段一样,位于下游的金刚段的水运同样十分繁忙。根据《金刚镇志》记载:金刚境内的河下坪,为南川河最大码头,日夜船只装卸物资,日吞吐货物近百吨。 不过,到年3月,随着澄潭江拦河坝的修建,南川河上的航道也从此截断,再加上陆路运输渐次兴起,南川河从此全线断航。艄公的号子沉寂了,南川河上吱吱呀呀的筒车也停止了运转。 地理风物 重新测量后,南川河增长13.6公里 在百度里搜“南川河”,可以找到三条关于“南川河”的记载。而在对浏阳南川河的介绍中,“百度百科”如是表述:南川河全长75公里,在浏阳市境内长61.4公里。 不过,这个数据如今要改一改了。在水务部门根据国家规定,从去年开始展开的第一次水利普查过程中发现,此前关于南川河在浏阳境内的长度,有所变化。“根据我们的普查发现,渌水浏阳段(即指南川河浏阳段)的长度为75公里,而且目前此数据已经得到国家水利部的认可。”市水务局规划建设科副科长段聪悫说。 据段聪悫介绍,此次水利普查,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开展全面的水利普查工作,而在此次的普查工作中,不仅使用了卫星、航拍等最先进的手段,还通过各地的普查员,携带GPS进行坐标定位等方式,进行测量,“应该说,此次的普查结果,将更为精确。” 在段聪悫打开的水利普查数据处理系统上,记者看到其中清楚地记载着:渌水浏阳段,长75公里。 至于南川河浏阳段数据为何会如此之大的变化,市水务局高级测量技师付浏文分析表示,主要还是测量技术上的原因,“此前的测量数据,大多受当时的测量条件限制,不如现在的精确,有些甚至是通过地图比例尺计算出来的。” --------------------- 微浏阳浏阳网,浏阳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微浏阳,浏阳微门户 浏阳日报新闻热线- 年度浏阳日报订报 我的账户:微浏阳 公众账号:eliuyang 联系 发送给朋友,转到“朋友圈”,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