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记者:宋攀通讯员:张湘龙朱志高 “老张,你的银行里存了多少呀?”“今年才存了半个月,还有点少。”暖暖的阳光照在沙市敬老院内,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打开了话匣子。话题里,“谁在银行存的时间最多”出现频率最高。 银行存时间?这样的稀奇事,每天都在浏阳沙市镇敬老院上演。原来,这是敬老院推行内部“积累时间”的服务方式,称为“时间银行”管理模式,由身体较好的老人协助照顾身体欠佳的老人,并形成良性循环,让整个院里充满温馨与感动。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这个概念是全市范围内首次提出,正逐步在多家敬老院里推广实施。 “别人往银行里存钱,而我‘存时间’” 昨日,记者来到了沙市镇敬老院,走进张民武的房间之前,敬老院副院长李长久告诉记者,91岁的老人有些犯糊涂,大小便失禁。然而,进入后,干净整洁、没有异味的房间让记者很诧异。李长久解释说:“这是老人的邻居熊桂林照顾得好。”73岁的五保户熊桂林从旁边屋里应声而出。个头不高的他头上稀疏长了不少白发,但身体还很硬朗。瞧见11点多了,熊桂林走到床边,轻轻地拍了拍张民武,“老张,该起床吃饭了。” 被人扰了睡梦,张民武满脸不高兴,嘟嚷着说熊桂林。熊桂林听了也不生气,笑呵呵地哄着老人。扶着老人起来,坐在了阳光底下,熊桂林再细心地帮他揉按双腿,“老张双腿疼,每天都要按几次。” 熊桂林照顾老人3个多月了,老人的家属都说“无亲无故,能照顾得这么细心,特别感动”。熊桂林却说,“别人往银行里存钱,而我现在存的是时间,我来敬老院10年了,也存了10年,以后我动不了了,就让别人来照顾。” 原来,这是沙市镇推行的“时间银行”管理模式,由身体较好的老人协助照顾身体欠佳的老人,以满足敬老院护理人员不足,照顾不来所有老人的需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敬老院里互帮互助模式的升华。 曾照顾老人多年,现在尝到甜头 63岁的龙长清便尝到了“存时间”的甜头。年,沙市镇敬老院里来了位90岁的黄姓老人,老人手脚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如此情况,让敬老院犯了难,“院里的护理人员不够,难以照顾好老人。”57岁的龙长清主动表示愿意义务照顾老人。龙长清回忆,给老人喂饭,帮老人洗澡洗衣,是他每天的任务。甚至,他还和老人同睡一间屋,晚上给老人翻身。一直到年底,黄姓老人过世。 “离开时,还牵着龙长清的手。”院里一位老人感动地说:“龙长清照顾老人,比亲兄弟还做得好。” 让龙长清没有想到的是,照顾老人存的“时间”让他有了回报。去年,龙长清的左手和右脚犯病,左手伸张不开,导致生活困难。得知情况后,敬老院安排了另外一名老人李正凯,负责照顾他的生活,提水、叠被子、搞卫生…… 如今,龙长清白天在村道上散散步,活动身体,晚上则和几位老人坐一起听听戏、看看电视,“有这样的生活,很满足。” 义务劳动换“时间”,七旬老太有个“小算盘” 谈到“存时间”,72岁的邓汉国也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盘。现在,她白天负责清扫敬老院门前道路的卫生,有时间还去整理院里的花花草草,忙得过来时,再去田间割一捆草去喂鱼。 这些都是邓汉国做的义务工作。老人是沙市镇河背村人,有子有女,可老人却喜欢住在敬老院里。早几年,老人照顾了一位张姓老人4年时间。后来,她选择为院里免费做些事,“都是老人能做的轻松事,既锻炼了身体,又不会闲的慌。” 她告诉记者,她做事不求报酬的原因是,她要将免费劳动当做本金存在“时间银行”,“我计划再存8年时间,到时我80岁了,存了有近20年,等享受完银行回馈,差不多就长命百岁了。” 李长久介绍,敬老院内部“积累时间”的服务方式施行得很好,经统计,近四年,得到“时间银行”自助的老人达到80多人。“下一步,我们计划给每位老人建立一份档案,让老人的‘存款’有个数。” ↓别忘了可以点评这篇文章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白颠疯早期证状的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