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教育缘聚复旦 ——浏阳市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培训复旦大学研修班研修简报 (第一期) 九月果香,九月菊黄。带着秋的内敛,携着秋的成熟,含着秋的向往。由49位浏阳市教育系统管理干部组成的浏阳教育干部考察团,缘聚复旦大学,奏响一曲具有秋韵的学习乐章。一张张车票背后是一颗颗充满期盼的心。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9月23日上午8:00,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浏阳市中学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典礼在一曲优美大气的《复旦校歌》中拉开序幕。项目主管于琨主任主持开班典礼并对学习课程进行安排,中心主任黄莹教授介绍复旦大学、培训实绩和培训要求,浏阳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赴复旦学习的浏阳教育管理干部考察团团长钟晨曦发表了情真意切的讲话。半个小时的开班典礼,简约不简单。 开班典礼后,学习第一讲由上海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朱明主讲——《领导自我认知与沟通技巧》。在近三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朱明教授以她丰富的人生阅历、真实的案例、确凿的理论依据,将有效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基本立足点,有效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方法作了清晰的演绎与展示。作为管理者应该学会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善于欣赏和赞扬别人;如果能看到别人的半杯水,别人也一定能看见你的那半杯水;如果运用好了已有的半杯水,发掘出其中蕴含的作用,就将创造无限价值。若只见空着的部分,置之不理,那将失去水的意义,不会产生任何价值;人性有如半杯水,满杯水是不会晃荡的,半杯水才会晃荡,现实中晃的人多,不晃的人少。越不自信的人,晃得越厉害,越有自信的人,越平静……朱教授的句句管理箴言让我们脑洞大开。伙伴们频频点头、阵阵笑声是对朱教授授课的最高认同。遗憾也是一种美。按课程安排,下午本来要到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听杨士军老师介绍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并参观复旦大学校史馆,后来因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正进行假期维修不能前往。虽然与之擦肩而过,大家心里多少稍微有遗憾,但遗憾的心情很快就被杨校长的研究实践成果和复旦大学校史馆的内涵所替代。杨校长强调:教育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接力赛。因此,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均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一切按教育规律办事,于是想到了要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相应的举措即“五个多”:读的书比别人多,听的讲座比别人多,参观访问比别人多,参加的社会实践比别人多,经历的创新活动比别人多。 听完杨校长精炼而有内涵的专题交流后,我们一起参观了复旦大学校史馆。这座经受过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学校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的复旦大学校史馆极具历史含义。复旦大学校史馆建于年百年校庆之时,设立在复旦大学本部号大楼,在邯郸路北校区的西南部、大草坪的南端,原名叫做“奕柱堂”,是上世纪20年代,学校初建时期,在江湾奠基时的最早一批建筑之一,面积达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人参观。校史馆分11个部分展示了复旦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历年来的发展成就。其间有很多文物十分有价值,有中国最“老”的毕业文凭,有孙中山先生所题的“天下为公”条幅等等。 九月的天空,湛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九月的夜空,繁星璀璨、一闪一闪的向我们眨着眼睛。 九月,浏阳教育干部考察团,缘聚复旦大学。 我们播下了一粒粟,播下了期许的粟。 我们期待能收万颗子,能收成长的颗颗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