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参加年全国民间信仰工作基层干部培训班的多名相关领导干部,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司长黄志辉带领下,来到淮川街道古城隍庙现场观摩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情况。 学员们详细了解场所的队伍管理、财务管理、活动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情况,尤其对古城隍庙的“忠”文化与创新“三把锁”管理制度表示赞赏。通过参观,学员们对加强和规范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有很大启发,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学习,能够借鉴相关经验,结合实际加以吸收,进一步加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提高场所规范化建设水平。 黄志辉对淮川街道古城隍庙的创新管理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把民间信仰工作与文明创建和环保绿化相结合的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古城隍庙浏阳古城隍庙座落于淮川街道城东社区,景色秀丽的浏阳河畔,以大忠大义、爱国爱民为崇信主旨。始建于唐中宗年代,史逾一千三百余年,香烟袅袅,晨钟暮鼓,历史悠久,建筑宏伟,被誉为“浏阳三古”(古城隍庙、古兜率寺、古升冲观)之一。古庙内至今仍保留了元朝木刻、明朝瓷凳、清朝横匾、东方式孔仪和古代丝竹、乐奏升平等文明古迹。“淮河城外城隍庙,夜半钟声到客船”,古庙钟声更是淮邑河道有名的八景之一,享有盛名。 近年来,淮川民间宗教慈善基金会扶贫济困、助学助残、修桥铺路、抗洪赈灾,累计捐资多万元。古城隍庙更是注重“公”文化,每当场所举行大型活动,“四叶草”志愿服务队的义工都会自发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弘扬公德心,凝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