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镇域强,则县域强。如何着力建成一批工业重镇、旅游新镇、农业强镇、边贸大镇、文化名镇,构建布局合理、梯次分明的现代城镇体系,是形成镇域竞相发展格局的关键。 浏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努力推动金阳新区成为全省“新区、园区、乡镇”综合管理模式创新的“试验田”。今日,本报推出浏阳镇域经济发展报告首期策划——“走金阳看四镇”,共五篇,深度剖析以永安、洞阳、北盛、蕉溪为组团的金阳新区乡镇,服务园区发展、依托园区壮大,成为强园造城的积极参与者、践行者,以及受益者。 提及高新区,在彭卫清的言语中,时时带着自豪感、认同感。 7月29日,浏阳制造产业基地正式升格为浏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这之后,彭卫清立马就改口了,“现在别人问我哪的,我都说自己是高新区的。” 居住环境好了,就业选择也多了,村上外出务工的更少了……在一连串的言语描述中,彭卫清对自己作为高新区人身份的那种骄傲,溢于言表。 浏阳日报记者唐娇 “我家住在高新区” 63岁的彭卫清,一直生活在永安镇心源社区建新片园花组。大到年成立园区,面积、规模不断扩大升格为高新区,小到村上邻居外出务工,转而回家就业,这些事情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随着高新区规模、体量的扩大,用地面积也不断增加,征地当中就涉及园花组。“自得知要征拆,有邻居特意跑回来签字,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彭卫清说,作为园区人,他们肯定得支持园区发展。 居民为园区的发展腾地,而园区的发展也给居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步行街、商业广场、文化广场不断涌现。“这些年发展带来的成果,我们看到了也享受到了。”彭卫清说,每晚成百上千的人前往文化广场玩耍,“在乡下,我们也享受到了城市生活。” 不止是生活,发生改变的还有创业、就业环境。年,经朋友介绍,谢春兰从邵阳来到永安找工作。“当时发现这里不错便留了下来。”从工厂普通员工到公司前台到接待,谢春兰做过多种工作,自年开始,她又走上了创业之路——在园区开了一家服装店,“起初还担心市场饱和,开起来后却让人惊喜。” 在只有20平方米的店铺里,谢春兰每天要接待50余名顾客,“周边的黄花、江背等镇的人也来这里买东西,以前大多是老顾客,而现在来店的顾客越来越多。”开店一年多生意越来越好,谢春兰正等待合适的机遇和足够的资金来扩大店面的规模。 而正在居民为各自新生活拼搏之时,刚挂牌不久的省级高新区,也在奋力向千亿园区迈进。 双重身份,一种干劲 一到上班时间,从项目工地到办公室就是孔丰的固定路线,而如今,这条路线上又增加了一个点:园区征拆安置部。 “刚从项目上回来,等会儿还得去园区碰个头,商量确定一下征拆的事宜。”孔丰说。现在他不仅是永安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同时也是高新区征拆安置部副部长。 拥有双重身份的孔丰经常性的“两头跑”,“虽然工作多了,但是效率也更高了。” 不止孔丰,永安镇的很多干部在高新区管委会任职,不仅保证园镇发展思路一致,而且能够实现干部统一调度、有效地整合资源,同时也是“园镇融合”的一种体现。 这种融合在洞阳镇与经开区之间同样呈现。 为加快“园镇融合”的步伐,今年5月,洞阳镇与经开区开始了一种征拆“新模式”,将征拆工作重心下移至乡镇,洞阳镇为拆迁的主体,负责具体执行,各村社区配合,园区负责协助,主要对征拆政策和资金进行把关。 “这样能够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也便于开展工作。”洞阳镇征拆办主任罗丰林称,园区的发展与洞阳的发展相辅相成。 不仅如此,城管局洞阳中队也融入经开区城管分局,成为经开区城管分局当中的一支队伍,通过联合执法,对城市管理、环卫保洁、拆违控违等实施一体化管理。 有了之前融合的基础,洞阳与经开区双方还在积极探索推进社会综合管理工作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具体的实施方案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当中。 镇域变化 村民变市民享受城镇社会保障服务 68岁的苏治平曾认为自己一直都会是个农民,直到园区征拆,住在洞阳镇东园社区曹家组的他成了拆迁户,“直接由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户口,也住进了安置小区。” 干净宽敞的沥青路面,青翠的行道树,崭新的路灯,漂亮的楼房……完全是城市的标配,这是洞阳镇安阳家园一期,居住了户余位失地农民的安置小区,苏治平的新家就在这里。 “楼上是自己的侄儿,楼下也是之前的邻居,串门也方便。”苏治平说,现在儿女早已成家,夫妇退休之后也享受了城镇社保。“不用种田,每个月享受元的社保,足够我们老人家用了。”苏治平说,现在生活比务农安逸多了。 在苏治平看来,正是园区的发展使得他们过上如今的幸福生活,同时又得以在园区工作,收获了远高于务农的收入。 镇域观察 跳出县域经济发展“周期律” 近年来,浏阳赶超奋进、加速崛起,县域经济和县域基本竞争力挺进全国三十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稳居省市前列,一个重要推力便是各个乡镇、街道的的竞相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具有区域带动意义的乡镇组团也不断涌现。 由此来看,当宏观经济发展呈现L型走势时,浏阳保持持续发展,这是很不容易的。 据我观察,从现实看,县域经济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即“各领风骚五六年”。这种县域经济“周期律”现象,是投资型粗放增长的典型表现。 近年来,依托产业繁荣,浏阳初步摆脱了投资型增长的老路,现在也有比较清晰务实的区域发展定位和战略发展思路。在镇域发展特色日渐鲜明的大背景下,浏阳突破县域繁荣的“周期律”现象,进位新空间,难能可贵。 而要实现新的目标和发展重点,不能就产业谈产业,就经济谈经济。最关键还是看能否传承自强不息的浏阳精神,持续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效率和政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把政府效率和政务质量这块“短板”拉长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容量就自然扩大了。唯其如此,从企业的培育到产业的繁荣以及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有了根本的依托。 (新华社高级记者、湖南分社常务副总编段羡菊) 来源:浏阳日报 浏阳党建|天天见 长沙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表皮转移因子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