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的宏伟目标。未来五年,浏阳将站在更高的发展坐标上,继续砥砺前行、跨越赶超。 过去的年,浏阳以奔跑的姿态,不断刷新着“浏阳速度”,创造了县域发展的浏阳样本;年,浏阳将以“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为行动纲领,继续奋力奔跑,实现新的跨越。 浏阳日报《新年特刊》,以“中心对话”为主题,访谈浏阳部分市直单位、乡镇街道负责人,总结年发展经验,谋划年发展蓝图。 “中心对话”之 改革篇 税务新风1+1+13,倾力打造国地财合作品牌 ——访市国税局局长彭勇坚 浏阳日报: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国地财”合署办公,加大机构和职能整合力度,切实提升行政服务效能。过去的一年,市国税局是如何全面推进国、地、财之间的合作? 彭勇坚:年2月,浏阳大瑶镇财税办公室成立,开创了全省国地财合署办公的先河。此后,浏阳国税改革动作频频。借助国地税深度融合的契机,市国税局还将便民办税延伸至街道,将过去的淮川、集里、荷花、关口、大瑶、永安等委托代征站升级为国地联合办税点,纳税人可就近办理与国、地相关的各项基本涉税业务。 下阶段,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与市地税局、财政局继续通力合作,合力强化征管,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真正实现国地财合作思想上共鸣、机制上共建、资源上共享,发展上共赢的良好局面。 浏阳日报:在新的一年,浏阳市国税局将如何为浏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彭勇坚:作为实现“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这一宏伟目标的财政支撑部门,国税局将积极融入到建设的大军中,围绕中心,恪守主业,坚定不移组织收入,顺利推行税制改革,创造佳绩为浏阳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围绕中心,突出主业,坚定不移提高收入质量。二是突出核心,规范用权,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税。三是主攻主线,狠抓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征管改革。四是放大主题,提升站位,坚定不移提升服务质效。五是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坚定不移打造国税良好形象。六是恪守主业,落实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七是严格管理,转变作风,坚定不移抓好工作落实。 记者陈郁琳 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浏阳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的关键 ——访市发改局局长李翔 浏阳日报: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站在浏阳层面上,您如何看待改革对浏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李翔:改革红利是指改革在经济中发挥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并配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开放,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产出率。 对浏阳而言,改革也有其具体的内涵,它既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更是紧紧围绕“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更加富饶开放美丽幸福新浏阳的现实路径。 浏阳日报:下阶段浏阳改革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 李翔:改革创新是浏阳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的关键。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重重难关,我们将打好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组合拳”,着重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体说来,一方面,将深入推进省直管县试点、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公务用车制度、两型社会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改革工作。另一方面,打造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一委一办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运行监督管理体制。 浏阳日报:湘赣边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一步有哪些规划? 李翔:我们将继续深化区域合作,统筹推进湘赣边区域花炮、旅游、金融、司法、警务、医疗、广电传媒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浏阳-上栗共建区、浏阳大围山-铜鼓大沩山共建区合作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浏阳的资源集聚度和辐射带动力,做大做强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 记者易笑 安全生产致力推动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访市安监局负责人熊湘东 浏阳日报: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安监局在安全监管方面会有哪些调整和改变? 熊湘东:浏阳在安全监管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比如创新实施记分管理、分类管理、计划执法、刚性执法等。年的全省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年”活动动员会就在浏阳召开,浏阳安监执法模式在全省安监系统推广。 安全生产无小事,我们将始终坚持“从零开始”的态度,向零奋进、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新的一年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的意见》,转变监管思维和方式,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监管执法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确保规范高效监管执法,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而不断努力。 浏阳日报:年市安监局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思路又是怎样的呢? 熊湘东: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一杜绝、两控制”(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有效控制一般事故和死亡人数)工作目标,严格落实“严查严管、严处严罚”要求,突出“预防从严、重心前移”,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管执法、深化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致力推动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努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年,我们还将重点抓好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安监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记者喻彬彬 土地改革便民、利民、惠民是最终目的 ——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英定 浏阳日报:请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进展如何? 王英定:浏阳精神就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这种精神在浏阳各项工作中也得以窥见。年3月,浏阳作为国家试点县(市、区),启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各项工作有序稳妥进行,使历史形成的超面积宅基地得以确权发证,引导了一户多宅、超标准面积主动退出。 目前共有户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面积平方米,达成退出意向多户,规划整理新的集中连片宅基地89宗。为有序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我们出台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等6项制度,对宅基地的审批、使用、确权、退出、流转等进行了详细规范。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改革也已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浏阳日报:围绕“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的目标,国土部门将如何推进工作? 王英定:浏阳始终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不断创造出“浏阳速度”“浏阳现象”,始终认定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利于民”。我们推动农村土地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高标准农田等改革,也要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财产性收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今后,我们将通过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入试点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激活土地资源这一经济发展命脉。同时会加强增量土地报批、推进现量土地供应、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 记者唐娇通讯员杨波 政务便民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谭应启 浏阳日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上求突破,切实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在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方面,浏阳做了哪些工作? 谭应启:年,市政务服务中心主要通过实施“四变”服务方式,让办事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四变”是指“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群众办事更为简便,更少跑路;“变找政府办事为政府主动帮代办”,聘请专业人员为企业和群众主动提供“保姆式”帮代办服务;“变线下办事为线上办事”,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网上审批;“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启动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改革,采用并联审批模式,大大缩短审批时限。 浏阳日报:年,浏阳政务服务工作还将有哪些值得市民期待的举措呢? 谭应启:下阶段,我们将在建设市民之家的基础上,构建“门端网线”四位一体,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新体系,试点实施“综合受理、接办分离”改革,实现办事提速增效;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为样本,探索建立集中审批机制,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全面推广公共便民服务事项自助终端服务模式,升级完善“掌上政务APP服务功能,扩 展市民办事渠道;以“”社会求助服务平台为主体,整合各类服务平台,建设一个统一的,便民、利民、为民的基层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大网络、整合大数据、共享大平台、推进大应用、实现大惠民目标。 记者胡吉星 责编:陈乔安 编审:刘海雄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