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小编的朋友圈被浏阳这两位“农民”刷屏了——他们在同一天,出现在了新华社的一篇题为《家乡在变好,发展机会越来越多——传统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报道里,引发全国转载、 2月2日,北盛镇就组织了一个60余人的庞大应聘队伍,到经开区参与招聘。这些应聘者年龄最小的35岁,年龄最大的已经40余岁了。如今,这60余名应聘者已经有17人成功找到了工作,15人已经在等候上岗。
今年39岁的蒋军,是这60位求职者中的一员,中专毕业后,蒋军就和同学一起,在广州打工到年。“今年春节的时候,听说有这么一个招聘活动,我就赶紧报名参加了。”蒋军说,他在和其他应聘者聊天时发现,60余名应聘者,大多有过在广东各地打工的经历。
北盛镇民政办主任李辉煌告诉记者,组织的60余名应聘人员,大部分有过外地务工经验,如今年龄渐长,再出远门务工感觉不便。而为了帮助这些想回家工作的浏阳人应聘,从大年初四开始,北盛镇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着手宣传招聘会信息。
最终,60个人有32个应聘成功,目前已有17人上班工作,尚有15人在等待公司确认具体的职务。 新闻观察“外出打工不如回乡创业”,将越来越明显 小编相信,“外出打工不如回乡创业”,将越来越明显。2月5日发布的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对此产生越来越大的助推力。 一号文件中提到: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 常年跟土地流转打交道的土流网CEO伍勇从中看到了市场机遇,“也就是说,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可以进行联营入股,用来发展度假村、特色乡村、民宿等,城里人甚至可以到农村租房做家庭农场,以前这个是比较难的,现在政策有了很大突破,这是今年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 毫无疑问,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怀着改善生活发财致富的梦想,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务工;他们创造着城市的繁华,却无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如今,在国家推动下,农村土地流转加速进行,而农民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还可以借机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新兴行业,从而使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将得到巨大变化。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土地流转也将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荒芜问题,并且使得农村土地规模变大,提高农业现代化。 随着国家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向农村倾斜,可以预见的是,“到城市打工不如回乡创业”不再是一个口号;不远的将来,更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将选择“回流”至农村,而这也将使农村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来源:新华社、浏阳日报 责编:陈乔安 编审:周开敏 Hello,伙伴们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