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潇湘眼原创文丨丁丁

“三湘第一县”是块砖,哪里强势往哪搬!

现在的“三湘第一县”毫无疑问是长沙县,而短短10年间,这一名头其实已换了好几任主人。

醴陵、浏阳都曾荣获“三湘第一县”桂冠。

但城市竞争如逆水行舟。每个城市都有抢夺“第一”,力争上游的心气儿,但社会的变迁、时代的际遇、政策的扶持、城市的发展理念差异,都推动城市发展走向不同的结局。

典型如醴陵和浏阳的经济地位转换。

同属湘赣边区域,上世纪80年代,依托瓷器、烟花鞭炮两大优势产业,醴陵傲视全省,成为全国知名的“三湘第一县”。

醴陵花炮闪耀陶瓷博物馆上空,图源于官方

但在短短几年后,浏阳实现反超,将醴陵甩在身后。

即便年3月,醴陵踌躇满志,在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赶超浏阳”的奋斗目标。

但高举“赶超浏阳”的旗帜10年,双方的距离就是在越拉越远。

过去10年,醴陵GDP从年的.5亿提升到年的.7亿。浏阳的GDP则从年的.1亿提升至年的.5亿。

GDP增幅同样跃升一倍多,但两城的差距从原本相距亿扩大到亿,前者在冲刺千亿GDP梯队,后者距离2千亿梯队只剩一步之遥。

这不禁让人好奇,都曾是“三湘第一县”,醴陵、浏阳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01

80年代

湖南县域经济的主场是醴陵醴陵曾是湖湘大地上,威名赫赫的“三湘第一县”。

在国内大多数县城,仅靠第一产业求温饱,全国遍地贫困县的大环境下,醴陵坐拥陶瓷、烟花两大核心产业,“中国陶瓷之都”、“中国花炮之都”美誉驰名中外。

交通建设在整个湖南省同样优越,比起至今都没有铁路的浏阳,醴陵的铁路干线建设比浏阳提前了百年。

醴陵火车站是湖南省内首个火车站,始建于年8月,年8月正式运营。

历经百年沧桑的醴陵老火车站台,图源于铁路官微

年12月,伴随株萍铁路全线竣工,株洲开始领衔普铁时代,逐渐坐拥东西、南北向的十字交通枢纽,交汇粤汉、浙赣、湘黔3条铁路干线,成为中国南方铁路的交通中心。

作为株萍铁路的中点,醴陵以毗邻株洲之势,交汇沪昆铁路与醴茶铁路,在年就开办客运业务,成为华南地区内有影响的中转站之一。

产业积累、交通优势的双向出击,年撤县建市的时代机遇,推动醴陵在80年代中期登顶“三湘第一县”。

根据年的官方数据,醴陵作为株洲市的“县域经济骄傲”,不仅在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方面遥遥领先于株洲各县,也远超省会长沙管理的长浏望宁四县,人均国民收入是浏阳的1.67倍。

年长沙与株洲两市GDP数据表,图源于官方

当时的醴陵,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陶瓷、烟花鞭炮两大传承千年的产业,越战越勇。

陶瓷产业链聚集坐拥家企业,日用瓷产量达1.63亿件;烟花鞭炮厂有家,产值1.77亿元,接近全市GDP的四分之一。

那些年的醴陵烟花鞭炮,销量比浏阳更强劲。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每8个醴陵人,就有一个从事烟花鞭炮产业,其产值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烟花爆竹之乡”广东东莞。

年,醴陵的烟花鞭炮总产值比浏阳高出.9万元。

还有食品工业、防水材料、服装等产业欣欣向荣,醴陵用无以辩驳的实力,领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然而,短短4年,醴陵迅速被浏阳反超。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蓝思科技图源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