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29059.html 长沙花鼓戏是湖南省地方小戏主要剧种之一,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民间小戏剧种。它发祥并形成于湘中古长沙府属各县及西洞庭湖区的乡镇,脱胎于民间歌舞。 旧时,各地名称不一:宁乡称“打花鼓”;浏阳叫“花鼓灯”或“竹马灯”;善化(今望城区和长沙县部分地区)、醴陵亦称“采茶戏”;20世纪40年代叫过“楚剧”乡间统称花鼓班子,以班社命名,诸如得胜班、土坝班、大兴班等。长沙花鼓戏扎根在民间,以广大乡村和小集镇为基地,因各地民间艺术、民俗和乡音土语的差别,艺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艺人称为“路子”。原有益阳、宁乡、西湖、潭醴及长沙等不同路子,曾分别称做益阳花鼓戏、宁乡花鼓戏、醴陵花鼓戏……因为剧目相通,唱腔与伴奏基本相同,又都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各社班可相互搭班演戏,艺术上相互吸收,综合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渐被统一称为长沙花鼓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