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大巴车在屋场前面“驻足”,一批批游客在屋场里徜徉,今年,古港镇整洁美丽的梅田湖村松山屋场已经迎来了5万多人次的游客。通过环境整治、特色打造、耕读文化传播等方式,松山屋场已经成为省内外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这也给屋场的村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依托屋场旅游,通过养殖、酿酒等手艺致富。屋场的旅游资源,如今已经成了村民们致富的源泉。 古港镇松山屋场美丽的风景和文化墙。邓霞霖摄 01 依托旅游发展产业 还未走近,一股稻谷的清香味就随风铺面而来,村民周逢志正在自家房子面前用传统方法酿谷酒、高粱酒。旁边的地面上还晾晒着一堆堆的高粱。房子里面还有一桶桶的浸泡着杨梅、木瓜的果酒。 “年元旦的时候我从深圳打工回来,看到村里变得越来越好,就想着留下来。”周逢志告诉记者,现在他一年能够卖出7、8吨酒,年收入超过30万元,主要的消费者就是来屋场里旅游的游客,“比在外面打工强得多了!” 为了提高销量,打开市场,周逢志的妻子周霞还开了一家网店,销售自己家酿的谷酒、水果酒,现在线上销量也在逐步增加。如今,周霞还在村里开了一家乡村茶馆,旅游旺季的时候为游客们提供自家制作的茶水,也能够有一笔收入。 哥哥周逢志通过酿酒致富,弟弟周逢维则通过养鸭子开辟了新的天地。周逢维此前在上海打工,回乡看到哥哥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便也动了念头。他和妻子通过养殖、销售鸭子、鸭蛋,收入也渐渐增加。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游客的认可,在其他人的建议下,周逢维还亮起了“松山咸蛋”、“松山皮蛋”的招牌,通过统一包装,让自家的品牌更加响亮。 周家兄弟的致富路在松山屋场并不是唯一,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就业,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品等方式,将乡村旅游带来的人气转化为了收入。 古港镇松山屋场,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列队欢迎来宾。 02 打造青少年实践基地 梅田湖村党支部书记周峰: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之后,我们想的就是要如何利用幸福屋场来提升村民的收入。要维持幸福屋场的高标准,就必须要带动村民产生经济效益。” 单个的村民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艺致富,但是很多普通村民有怎样才能够从屋场建设中获益呢? 周峰:目前,松山屋场正在打造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与机构合作,将学生们带到松山屋场,学生们在这里这里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菜、做农家活,还可以下河捉鱼,学习编织稻草人等,让学生能够亲身真正体验农耕文化。同时,松山屋场还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支付给农民一人一天70元钱的标准,由农户提供学生住宿和一日三餐,让农户能够切实受益。 整个屋场共有86户人家,现在已经有50多户签订了协议。“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大宣传的同时,发动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 “现在我们已经接待了多人次的学生,还与浏阳三中签订了相关协议,成为三中的教育实践基地。”除了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外,村里面还计划在这里打造最美夕阳稻草人艺术区、轮胎艺术展示区、浪漫婚礼基地、耕读文化展示公园等项目。全方位的创新模式,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 由于部分图片选自网络未署名,请原作者留言告知我们,谢谢! 记者 黄星 责编 彭迪 编审 熊玮高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