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最新的年12月13号的浏阳卫星地图,您发现图中的“亮点”了么?西北环线的轮廓已经基本形成,长兴湖也蓄满了水,浏阳河六桥正在修建…… 你知道浏阳城是如何一天天“长大”的么?快跟小编一起来看地图,学地理,涨知识!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明、清时代的浏阳县城图! 图中可以看到浏阳东南西北4个城门——东门“朝宗门”,南门“向阳门”,西门“望月门”,北门“拱辰门”。城中,我们还能看到浏阳县(县衙)、近圣书院、二贤碑、兜率寺……等等一些古老的地名。 这种古地图看着是不是还不太习惯?如果我们把古地图上的地标都标记到现代的地图上,那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浏阳古城图。 ▲本图来自《浏阳日报》 那古代的浏阳县城有多大呢?告诉你把,最北边是圭斋路,东边是劳动路-浏阳河路-达峰路,南边是才常路,西边是嗣同路-龙泉巷-金沙路。如果标记在现在的地图中,就是图中的黄色区域…… 据说民国时把浏阳的城墙拆去,修了达峰、才常、嗣同、圭斋四条大道,而这四条大道的名字分别是历史上闻名的4位浏阳人,你知道都是谁么?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张浏阳“长大”的图片,大概是年左右的浏阳城区地图。 这个时候,浏阳市委、市政府还没有搬迁到现在的行政中心,窄轨的醴浏铁路还在运转,金沙路刚刚从“长南路”改名过来,浏阳城的最东已经扩张到了现在的环线,最北到了邮电路,已经长大了不少。这个时候浏阳多大呢?还是请看卫星图中的黄色部分。 再到后来,随着石霜路、礼花路、汽车西北站的修建,浏阳越来越往北发展,随着行政中心的启用,浏阳城区向东进一步扩大……下面这张是年12月4日的卫星图。 -年,浏阳再次向北、向东拓展,更是拉通了石霜路、邮电路、北正南路,提质改造了金沙路、北正路等多条道路,新修了李畋路……启动了西北环线、浏阳河六桥……下面这张是年8月7日的卫星图,对比上图可以看到浏阳又变大了……大家注意到了没,此时长兴湖还未蓄水。 将来,等西北环线、浏阳河六桥等项目建成后,浏阳主城区的骨架将由现在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这将为浏阳打造城区人口50万的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将完善城市功能,极大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形成浏阳河、天马山、西湖山、道吾山城市景观轴,实现由“城在山中”到“山在城中”的转变。 我们来看一下动态图吧! 由于小编水平有限,如果文章有疏漏错误,欢迎大家指正!同时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浏阳地图给我们分享。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