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年,央广网推出“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型“走转改”采访报道。5月,央广记者走进浏阳,聚焦浏阳沙市河背村和北盛镇亚洲湖村,深入报道浏阳乡村振兴。

6月4日,央广网记者再次深入浏阳,以《湖南浏阳周洛村:生态旅游点亮游子回家路》为题,报道浏阳社港镇周洛村因地制宜,通过以景带村的模式,发展旅游服务业,解决当地村民就业,让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全文转载如下:

湖南浏阳周洛村:生态旅游点亮游子回家路

盛夏将至,湖南浏阳周洛村里绿树葱笼、青竹苍翠,村民吴朝勇经营的民宿生意渐渐进入了旺季。

两年前,为了维持生计在广东打工多年的吴朝勇和妻子回到老家,盖了新房,经营起了民宿加农家乐,实现了和父母、儿女团聚的心愿。“孩子生下来就跟着爷爷奶奶,一年就能回来看孩子一两次。现在父母年迈,儿女也慢慢长大了,能回来照顾和陪伴他们,哪怕只是陪着做会儿作业、饭后散散步,也觉得很温馨。”吴朝勇说。

以景带村,助推乡村振兴

周洛是湖南浏阳的一个边陲小乡村,虽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却曾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周洛村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景点周洛大峡谷、周洛飞瀑漂流等项目,为村里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

通过以景带村的模式,在现有景区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服务业,通过休闲旅游和餐饮、民宿等服务业,解决当地村民就业,让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景点塔台、村民唱戏,乡亲们不再想着出门打工,在外漂泊的游子们也纷纷回家,经营起农家乐、果树栽种、竹筒酒开发,安安心心地在家陪父母、孩子过上幸福生活。

大山深处的“音乐王国”

村支书徐婵娟说:“以前村里出去打工的有多人,现在纷纷回家了,还有百来人在旅游淡季去附近打打零工。现在的民风也好了,打麻将的越来越少,有时间就是陪孩子搞学习、练琴。”

支书徐婵娟口中的“练琴”,说的是周洛小学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的手风琴。村里发展了,父母回来了,带来了孩子们的亲情梦,也带来了孩子们的音乐梦。

每天中午和课间,悠扬的手风琴声都会回荡在大山里的这所小学。随着音乐指挥老师轻轻挥动手臂,孩子们低下头,表情沉着,手指飞快跳动,层次分明的琴声汨汨而出,各种旋律此起彼伏,在静谧的山脚下显得动人心弦。

周洛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曾清清拉着心爱的手风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兴奋:“以前我们从来没接触过音乐,更不知道什么是手风琴。记得那时候郭老师开着一个好大的车子过来,带着一车的手风琴,说‘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带了琴,你们想练的就来报名啊!’我们第一次看到手风琴,以为是放在桌子上弹的,特别新奇。

郭老师还教我们识谱,原来音乐这么美好!西班牙斗牛士、让我们幸福地跳舞吧等等,课间和午间我们都会一起练琴。”

年,从湖南省歌舞剧院退休的国家一级演奏员郭伟湘经人介绍,来到周洛小学支教,自费购买了20台手风琴捐给周洛小学,办起了手风琴兴趣班,并坚持每两个星期给孩子们上一天培训课。

如今,在周洛村,孩子们都爱上了音乐,美丽的青山绿水、家门口的梯田就是舞台,父母就是最好的观众。“这是我第二台手风琴,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花了元。记得第一次拉给爸妈听,他们可高兴了,说我的女儿又学会一门本事了。每天我都会练,我不练,就会被人家超过了。”曽清清说。

今年10岁的陈钰是曽清清的“琴友”,3年前跟随父母回到老家,家里也是经营着一家民宿。父亲陈南强告诉记者,“政府和村上搞开发,收入增加了不少,长沙每年都有几批老人过来住宿,一百一天,包吃包住,再加上别的游客,一年纯收入有8万左右,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以前带着孩子在外打工,基本没时间管孩子,现在回来了,孩子还第一次接触到手风琴,回来拉给我们听,感觉特别幸福。”

如今,陈南强花七八十万建农家乐欠下的钱,马上就要还清了。“妈妈说,下半年钱还清了,攒点钱,就给我买一台新的手风琴,我要弹新的曲子给他们听。”陈钰说。

相关新闻

?浏阳这个村组建农民“NBA”,引来中央媒体连续报道

?央广记者走进浏阳,看亚洲湖村演绎"乡村变形记"

来源央广网丨责编江卉丨审核刘海雄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