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今天,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市在浏阳河广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系列活动,旨在大力弘扬浏阳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浏阳“千年古县”的文化魅力,提高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文化惠民的良性互动。本次活动由浏阳市文体广电局主办,市文物局、文化馆和博物馆承办。 制作内容丰富的展板和宣传单,内容涉及我市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资料,组织工作人员免费发放相关书籍及宣传单。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我市优秀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拥有登录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湖南省级16处,长沙市级39处,浏阳市县级5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浏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挖掘、申报和保护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4个、长沙市级8个、县(市)级60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2人、长沙市级传承人18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全面展示我市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成果,今天特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展演活动。 sdfd 活动现场,对第六批浏阳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授牌。同时,西乡锣鼓、客家山歌对唱、地花鼓联唱、花鼓表演唱、浏阳弹词等非遗保护项目展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活动中穿插有奖问答、幸运派送、现场学戏等环节,并设有浏阳茴饼、浏阳炒货、江公膏药、牛胶膏等浏阳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浏阳特产作为奖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亲身体验。百姓是非遗保护的参与者、享有者。展演活动将推进非遗更亲近走进老百姓生活,也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展现魅力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市民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文/局宣传信息中心、市非遗中心 摄影/刘建国 编辑/徐开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