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无论身处繁华城市,还是偏远山乡,他们掌握着人类千百年来文明的精华,并以最大的耐心和努力,将之一字一句地传递;有这样一群人,无论刮风下雨,亦或是艰难险阻,他们并不强壮的身躯总是充满坚毅,小心守护着未来的希望;有这样一群人,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顺境或逆境,他们总是心系国家和社会的前途,想尽办法多培养人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特推出教育系统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以此感恩所有在教育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教师们。 陪伴,是对学生最好的告白 ——记浏阳张坊中学李耀江老师 参与的教研课题《立足“四个一”,追求课堂教学最优化》,被市教育局教科室确认为“浏阳市教育局‘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市级立项课题”;先后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及总务主任多年,多次被评为张坊镇优秀教师、张坊镇优秀班主任;坚守乡村教育三十载,今年被市教育局授予“乡村教师坚守奖”荣誉…… 李耀江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与他背后的付出紧密相关。 一天超十六小时“在线” 只为陪伴学生成长 早上五点多起床,陪伴学生们晨练、早读;晚自习后,等学生们都就寝后,才回到自己宿舍上床睡觉,这时已是晚上十点多。 担任班主任的这十六年间,这样的作息,对于李耀江来说已是常态。 “班主任就是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就是他们的‘家长’,不仅仅要 以前,有些学生因贫困交不起学费,部分家长不重视教育,导致学生中途辍学的现象,作为班主任的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做家长工作,有时候还自掏腰包为学生垫付学费。 如今,李耀江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的身心问题上。 学生半夜十二点多突然出现身体不适,已经休息的他二话不说,医院赶;个别学生遇上心理问题,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沉默寡言,发现这一情况的他,和这名学生单独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对话,帮助他解答成长过程中的疑虑……在学生心中,李耀江有时候像家长,值得他们尊敬和依赖;有时候,又像朋友,值得他们放心倾吐心底的秘密。 正是这种全身心的付出,李耀江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常常回学校看望他。 学海无涯苦作舟 只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周六,本是休息日,李耀江却早早起床,赶去荷花中学参加汪花菊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 从张坊中学到荷花中学,路途遥远,李耀江却精神饱满。想到又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了,笑意就从他脸上荡漾开来。年,汪花菊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筹备成立时,李耀江就报名成为了第一批学员。 “张坊镇比较偏远,外地来的教师有些教了几年就调走了。我扎根在张坊,就要为这里的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不学习怎么能行?此外,学校让我们和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我这个做师傅的,自己功力不深厚,怎么能带徒弟?” 李耀江告诉记者,不断学习,既是为了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也是为了将好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校里的“徒弟”。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李耀江从不放过学习机会,不断汲取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多年来,李耀江在教学中坚持创新课堂教学,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教改活动,每期坚持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听评课30节左右;每期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不少于2篇……李耀江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不断适应和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扫描或长按下方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真皮型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