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的浏阳发现之旅 感知文化魅力,建言旅游发展 ■浏阳日报陈郁琳 3月26日-27日,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邀请了中央和省市级等多家媒体来浏阳开展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浏阳是本次活动的第二站,各媒体负责人先后到中国花炮文物博物馆、耀邦故居、古港松山幸福屋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点)进行踩点和采访报道,并于26日晚观赏了以“湘东崛起美丽浏阳”为主题的焰火晚会。“浏阳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种类较多且独具特色。”在大瑶花炮文化博物馆触碰多年花炮发展历史、在大围山捕捉烂漫时节的美丽画面、在浏阳河畔感受划过天际的璀璨烟火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姜文婧认为:浏阳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巨大潜力。 有如此感受的远非姜文婧一个。3月26日和27日,“千年古县”浏阳迎来了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等二十余家中央、省市媒体组成的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大型主题采访团。 这四十余名记者走进浏阳,发现浏阳,用镜头捕捉最美风景,用文字记录地域文化,全方位聚焦浏阳文化旅游的发展态势。 印象 浏阳花炮已是文化符号 在浏阳璀璨文化中,花炮文化是绚丽多彩的一笔。因而,此次采访团的第一站,就定在位于大瑶的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 媒体记者们走进博物馆,通过明末清初的花炮印刷板、手推车等多件实物和多幅各时期的照片,了解花炮自诞生以来漫长而复杂、辉煌而壮丽的历程。 “阅过这些老物件,知晓其发展历史,再欣赏花炮时感受就深刻很多。”湖南日报记者张笛表示,深厚的历史文化让花炮不再是单纯的节庆用品,“而是千余年来一直陪伴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红色文化同样是浏阳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和镇的胡耀邦故居,媒体记者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情怀。这栋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传统湘赣边界民居,朴质而清雅,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了这位伟人的足迹。 印象 浏阳生态已是一幅画卷 而此时正当春,步步皆美景。浏阳自然生态的烂漫美景,同样受到媒体记者们的青睐。 这里是梅田湖村0多亩的油菜花田,金灿灿的花海与乡村秀丽的生态环境相互辉映,形成了如诗的田园风光;这里是海拔1米的大围山樱花谷,白色的、粉红色的花朵铺满了整个山谷,与大围山上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满眼绿色的生态环境构成画卷。 “随着游客的增加,景区有没有相应增加、完善配套设施?”“现在正当盛花季,景区做好了广纳四方来客的准备吗?”媒体记者们的焦点并未止于美景,更多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