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9日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在这特殊日子,我们谨以此文缅怀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 年5月21日晚, 驻守长沙的武汉国民政府辖军叛变, 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 捣毁“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 中共控制的革命机关和团体, 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 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 这就是汪精卫策动许克祥叛变革命的 “马日事变”。 毛泽东从这场血的教训中认识到 和平过渡到现代国家是一种幻想, “共产党从这场血淋淋的教训中学会了 ‘只有武装的军队,才能战胜被武装的军队’”。 年8月1日, 南昌起义爆发,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年8月7日, 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通过了《告全体党员书》, 其中指出: “我们胜过敌人的地方,正在于我们是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深刻地自我批评, 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继续领导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为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新的前进道路, 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在会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8月9日, 临时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会议, 讨论湖南秋收起义的问题。 当时湖南省委和共产国际赴长沙的巡视员 都主张前往广东, 与南下广东的南昌起义部队共同进军广东。 毛泽东在会上断然提出批评, “这是很错的, 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 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 所缺的是武装”。 毛泽东的观点 得到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的赞同和支持, 8月12日中央任命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 去湖南领导全省的秋收起义。 19日, 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召开会议, 确定了秋收起义的具体计划, 按照毛泽东的意见, 起义军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 ——工农革命军。 年9月初, 毛泽东到达安源, 在张家湾安源工人补习学校召开军事会议, 会议决定起义部队兵分三路, 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出发, 进击长沙, 在城内工人策应下攻占长沙。 毛泽东布置好安源工作后立刻前往铜鼓, 然而途中却发生了意外, 这次意外差点改变了暴动的进程, 也差点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 在赶往铜鼓的路上, 毛泽东遭遇浏阳县张家坊地主团防队, 当即被押往民团总部, 途中, 毛泽东机智地寻找机会逃跑。 毛泽东回忆道: “我跑到一个高地, 下面是一个水塘, 周围长了很高的草, 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 士兵们追捕我, 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 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 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 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希望, 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 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 最后,天黑了, 他们放弃了搜寻。” 年9月9日, 秋收起义爆发了。 湘赣边界起义军 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 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 工农革命军 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 向长沙进发, 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 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 但是, 因为敌强我弱, 加上起义士兵缺乏作战经验, 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 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 致使秋收起义遭到严重的挫折。 9月19日, 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 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 讨论部队进军方向问题。 会上, 余洒度固执于原定的起义计划, “仍主张取浏阳直攻长沙”。 毛泽东则具体地分析了 敌情变化及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 主张部队应该做战略撤退, 退到湘赣粤边境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 实际上, “上山”,到农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 在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 毛泽东就已经明确说过, 如果湖南的暴动失败, 幸存的军队就“上山”。 9月21日, 按照毛泽东战略撤退的意见, 起义部队由文家市向萍乡转移, 进行战略转移退却。 至此, 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进军路线 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由向城市长沙进攻转变为向农村山区进军, 由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 转变为 向在农村进行武装割据为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转折。 然而, 毛泽东的战略转移却遭到中央的严厉批评, 为此,毛泽东受到了中央的处分, 被撤销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和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职务。 这是后话。 在向湘南进军的途中, 部队顶着炎热,爬山越岭, 疾病蔓延,缺医少药, 敌人尾追堵击,部队弹药缺乏, 加上部队中党的各级组织不健全, 思想混乱,情绪低落, 士兵时有逃亡,军阀习气严重, 这支革命队伍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经过艰苦转战, 9月29日, 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针对起义部队减员严重、 组织不健全、思想混乱等各种问题, 毛泽东决定在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 史称“三湾改编”。 到达三湾村的当天晚上, 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 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党指挥枪、党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缩编部队, 并初步酝酿了人民军队的纪律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党指挥枪 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建在连上 就是把党组织(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官兵平等 就是在军、团、营、连均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队雇佣关系,实行民主制度; ☆整编部队 就是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三湾改编结束时 毛泽东宣布了两条政策: 第一, 这是一支完全自愿的部队。 毛泽东告诉部队官兵, 任何希望离开部队的人 都可以自由地离队并发给路费, 官长不准再打骂士兵, 战士们可以到士兵委员会自由提意见, 保证遵循民主作风。 第二, 士兵要正确对待老百姓。 毛泽东说, 跟老百姓说话必须和气, 买卖公平, 永远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三湾改编”确立了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党建在连上的原则、 和在军队中实行民主制度的原则, 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 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开创了党指挥枪的历史性探索。 年10月3日, 毛泽东率领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 向宁冈古城进发。 抵达宁冈后, 毛泽东在文昌宫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首先发言, 初步总结了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 接着, 会议着重讨论在井冈山一带 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参考资料: ①蒋建农.毛泽东传[M].北京:红旗出版社,. 文字:陈中丽 图片:网络 排版:曹明涛 文审:蓝小燕 编审:兰毅辉 责审:林海燕 近期文章请查阅: 我是第二小提琴手(一)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二)——党的名称的演变 朱德上私塾:好学、不屈的孩子 黄洋界保卫战:保住了红色的革命火种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名称 按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