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人将扫墓称为“挂山”,有“前三后七”之称,即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为扫墓期。扫墓祭祀有先后顺序,一般都要先将墓地清理干净,拔除墓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在墓前拜祭,本意是为驱疫避邪,后来又有了装饰的意思。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清明在古代也是“黄金周”,从唐代开始,朝廷就会给官员放假,以便他们回乡扫墓。 而在浏阳各地,清明节的习俗是否有差异呢? 看看这些文献中的描述, 在以前,东-南-西-北“四乡”的浏阳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除了我们熟知的清明节习俗。 以下这些也应该知道!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哀与乐并存,这看似难以融合的矛盾体,展现着在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中,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变化。 图片来源:浏阳市档案馆信息来源:浏阳广电全媒体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