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a_4629702.html 线上音乐欣赏 “三月三”音乐汇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歌节,壮语称“窝墩”“窝岩”“坡会”等,原意为去歌场唱歌。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壮族的歌节。 三 月 三 传说壮族出了一位“歌仙”刘三姐,她勤劳聪慧,帮助劳动人民。后人为了纪念她,便在农历三月三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月三”歌圩就此形成。 在地理、气候、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也都发展了属于自己的富有特色的民歌艺术。这些民歌大多是口头创作的歌曲,往往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 今天精选了一些流传较广的民歌 让我们点击唱片,一起欣赏吧! 01 《浏阳河》 《浏阳河》由湖南作家徐叔华作词、唐璧光作曲。原为小型歌舞剧《送双粮》中的第三曲,后经改编,从歌舞剧中独立出来成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歌曲《浏阳河》。歌曲旋律优美、流畅,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问答形式,表达了老百姓对浏阳河畔出生成长的毛泽东同志的喜爱之情。 02 《摘菜调》 《摘菜调》是贵州遵义一带流传的汉族民歌,歌曲活泼清脆,说唱相间,描述了幺妹早起去菜园摘菜,走进菜园看见鲜嫩茂盛的蔬菜时,美滋滋的心情。 03 《落水天》 《落水天》是流行在粤北一带的客家山歌,节奏统一,音调单纯,描写了下雨天行人无伞的情景。 04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电影《刘三姐》的插曲,歌曲悠扬动听。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事,改编出了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彩色音乐电影。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传唱广泛,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民族特色,表现了劳动人民热情真挚、追求幸福的性格思想。 05 《一根竹竿容易弯》 《一根竹竿容易弯》是流行于湖南的一首传统民歌,歌词仅有一段,句法方整,歌曲爽朗流畅,充满活力,用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06 《采茶歌》 《采茶歌》是采茶劳动的产物。这首福建民歌明朗欢快,充满青春活力,唱出了采茶姑娘一年四季勤劳工作,心中充满希望与欢乐的情景。 07 《洗菜心》 湖南小调《洗菜心》以方言演唱,曲调欢快活泼,甜润委婉,生动刻画了一个灵秀娇俏的湘妹子的形象。 08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江苏民歌,旋律优美,婉转流畅,描绘出一个少女被美丽的茉莉花吸引,想摘下又不忍心,想放弃又不舍的画面,表现少女对茉莉花的眷恋之情,表达人们对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9 《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出自传统剧目《刘海戏金蟾》。这首湖南歌曲是剧中胡秀英与刘海的对唱,形式活泼欢快,充满生活情趣,表达了二人愿结为夫妇、携手归家的喜悦心情。 10 《紫竹调》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委婉动听,极富江南乡土气息,表现了农村孩子嬉戏玩耍的欢乐情绪,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