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明珠》,陈勇刚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何青长沙报道 这是星城长沙,全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交出的优异答卷: ——率先在全省完成市级重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 ——率先在全省完成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整改提升工作; ——全国首宗“雨水交易”顺利成交;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年度真抓实干考核中成效明显,获省政府表扬激励…… 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背后,得益于长沙推出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从严从细用好管好水资源。走出了一条经济往上走、水耗降下来的具有长沙特色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之路。 春华山村塅港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张琪摄 把水管起来 “严”字当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水资源管理迎来“最严时代”。 如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长沙紧扣“严”字诀,多措并举。 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印发了《长沙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长沙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严格实施指标控制管理,率先全省完成市级重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将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流域和水源;编制长沙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指标方案,实现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建立双控指标体系,相继印发“十三五”、“十四五”双控行动实施方案,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指标分解至各区县(市);出台市级“十四五”期末农业用水总量预测及分配方案,严格落实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开展《长沙市水资源配置和节水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长沙市水资源配置布局,同时将规划内容纳入到《长沙市水安全保障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实行“一证一档”,高质量完成取水工程核查登记工作,并依托市级“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实现取水许可项目办理全过程制度化、痕迹化、一站化,全面推广取水许可电子证照。与此同时,依法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提升取水管理智能化水平,启动安装在线计量监控设施,有效把关用水增量。 “严”字当先,长沙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达标率等指标均符合考核要求。 节水机关建设项目验收会。 将水省起来 节水为重,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量水而行、节水为重。管好水资源,离不开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长沙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全面推进节水机关建设。 年4月,长沙市水利局联合市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国家节水行动长沙市实施方案》,提出了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等六大重点任务,以及政策制度推动、市场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成效等三项机制改革措施,同时细化明确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指导全市开展节水工作。 年3月,率先全省建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总召集人、21个成员单位组成的高规格市级节水联席会议制度,实现“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国家节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注重减量。防止管网漏损,建立了从水厂到户的四级监控体系,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有效筛选漏损高发区域。在新、改、扩项目建设时,要求新建建筑用水器具必须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做到节水型器具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增加回量,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强尾水回用,建设洋湖等6处再生水厂实现每日62.5万吨尾水回用;累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余处,建成7万多立方米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全国首宗雨水权交易在长沙顺利成交。 此外,突出农业节水增效。农业向来是“用水大户”,也是推进节水改造的“必由之地”。通过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微灌、喷灌等工程节水技术和生物节水、农艺节水技术,并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年,长沙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年的0.提升至0.。 通过持续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完善节水管理制度,不断挖掘节水潜力,3家单位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4所高校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创建省级节水型高校22所,省级示范型节水载体17个,省级节水标杆企业1家,省级节水标杆单位3家,省级水效领跑者9家。年9月,长沙市被授予湖南省级节水型城市,全市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单位)建设全面完成,6个区县(市)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打造市级示范性节水载体30家。 圭塘河,昔日“臭水沟”今日“景观带”。倪润仙摄 让水净起来 生态向优,持续深化水资源保障 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沩水、靳江河、沙河……在长沙境内,流淌着多条河流。纵横交错的“一江六河”水系网络滋润着星城,同时也对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章立制保基础。 长沙市水利局联合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长沙市主要河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方案》,对一江六河内3处重要水利枢纽、4处区县行政交界、11处流域干流控制等断面提出生态流量指标; 同时编制了《长沙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提出了全市22条重要河流的最小生态流量,21座重要水库最小生态水位。 完善配套强监测。 在“一江六河”上新建了9个水位站,新建、升级了5个水文站,新仪器、新设备的大量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文监测能力。 借助“建章立制+完善配套”,长沙全面夯实水资源保障的“地基”。 与此同时,长沙圆满完成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并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建设,以河长制为抓手、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实施综合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 据悉,长沙市共投入亿元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水源开辟、供水保障、防洪减灾、水系连通、河道整治、水污染治理等85个工程,推动建设水安全、水环境、水管理、水制度、水生态和水文化六大体系。 高投入之下,长沙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瞩目。 年,长沙市高标准开展了长沙湘江饮用水源地等6处省级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全部获评优秀。 湘江长沙枢纽、浏阳河双江口等省级和市级管理断面全年生态流量均满足要求。 全年共打造20个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10条美丽幸福河流、条样板河。浏阳市达浒镇书香村,望城区乌山街道团山湖村成功创建省级“水美湘村”示范村。 |